文以载道儒释道传统文化佛、儒、道专题

苦海指津(11)

2018-10-28  本文已影响241人  酒神的海塔
苦海指津(11)

修行之路上,最难做到的是什么呢?是放下名利么?身外之物有什么可惜的呢?是舍亲割爱么?亲情无非是相互纠缠,累身又累心,它就是烦恼轮回之源,只有愚痴之人才不肯割舍呢?是什么不世之功需要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么?拉倒吧,那种洗脑的玩艺儿你也信?哄哄小学生蛮不错的。那么,修行最难的是什么呢?

其实,对于行者,做自了汉很容易,发菩提心最难。何谓发菩提心耶?誓求觉悟之心,也即求出世智慧的心最难。智慧,对于世人来讲乃看不见摸不着,不顶吃不顶喝的玄之又玄的虚幻之物,有甚么用?该怎么求呢?华严经云:“假使供养恒沙众,不如坚勇求正觉。”若肯发菩提心,发愿求佛智慧,入佛智慧,弘扬佛的大智大慧,则此人已悟佛心,入佛堂奥矣。

发菩提心难,但是,行菩薩道更难。普渡群生不是浪漫遥道的诗情画意,更不是一厢情愿的无私奉献,这邦刚强难化,愚痴透顶的混混,渡他们,用基督耶酥的话说:“比让骆驼穿越针眼还难!”替天行道,济世救人,普渡众生干这种活,掏力不讨好,难哪!多少次,跪求佛祖法外开恩,让贫衲修小乘法门吧,我只想平平安安、清清净净,暮鼓晨钟,清灯黄卷,厌弃尘世,只做一枚自了汉得了。想使沉溺众生“拔诸勤苦生死根本,速成无上正等正觉”,哪有这等好事!

菩薩拔苦济人,用何法门呢?如何操作呢?经中云:“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量万万众生。”强调慈悲、行善、般若、涅槃的次第修行之道,循序渐进,安宁忍耐,对机说法,不可猴急,仅凭宗教热情是度不了众生的。

其实,发菩提心,行菩薩道这些事还不是最难的,那么,最难的究竟是甚么呢?最难的是遇到善知识,亦即是人们常讲的遇到“明师”,遇到“高人”,这样的概率太少太少了!少到只可靠运气。古人为求“明师”不惜断臂求法,李白诗云“访师问道不辞远,一生爱入名山游。”遇到好老师太难太难了!

好不容易遇到了善知识实非不易,但是,能善事师长,尊师求道,不生疲懈,誓证菩提者,才是难得的。当今世道,江河日下,古风溃散,讲师道尊严显得迂腐可笑,如同一句笑话。学生告老师,弟子忽悠师长的现象太司空见惯了。弟子不侍奉善知识,“授业,解惑,传道”,难道不是一句空话么?佛言:“弟子亲近大善知识,所有教诲,当念随顺,不应违逆;于善知识,善巧方便,但应恭敬,勿见过失。”少挑老师的毛病,不找师长的过失,更不可看老师不顺眼;对师长应有的尊重,是作为弟子的最起码的道德低线,现在还能做到的学子,已经难能可贵,叹为稀有了。

修行路上,最难的是什么呢?最难的是做师父。个中滋味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你看,你看那山顶上,“霜叶红于二月花”,好灿烂,呵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