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 | 日更
昨天今天都是在写大材料,都是要着眼于全校领导师生放眼于过去未来的那种,从一周前接到任务时就跟自己说,不想写。
不喜欢做的事情往往就是尽量拖,拖到火烧眉毛时,加班。
思路不清晰,效率也不高。
一会喝点水,一会去厕所,一会觉得饿了吃点东西,一会看看手机……
反正有一个声音在说,不想写。
遇到同事随意打招呼,问说忙不忙,我答忙,写材料,写不出来啊,不想写。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今天中午。
下午一上班领导说,写的怎么样了,先拿给我看一下。赶紧说,正在写,下班前发给您。
必须要静下心来了。
先学文件看准要求,然后列出题纲填充内容。这是套路。
深呼吸,跟自己说,那么多大材料都写了这种怕什么,一定能很快完成。
加油,加油!这两个词说出了声。
端坐起来飞速打字,回看,修改。
加班到八点,也算基本完成。
原先也并不是写不出来,心里抗拒而已。
一旦有了抵触情绪,所有的声音行动就都是负面的。
再或者说,一直在给自己找退路,找借口,逃避责任。
比如今天上午,就边开小差边自我安慰,这是假期综合症还没缓过来,才开始上班的原因,是才开始上班就压了一大堆工作任务的原因,我已经很忙了,已经在做很多事……
其实心里明白,目前状态并不是最好的,也明明可以完成的更快更好。
都是源于自己的心理暗示。
从一开始就做了设定,给自己置了个框,喜欢的不喜欢的贴了标签。
就比如,写材料。
既然都要做,消极承受不如积极面对吧,虽然都是完成,但质量和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没办法爱一行干一行,就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再说,你又真的知道自己爱哪一行吗?
既然都没有答案,不如眼下的就是最好的,都接受,然后,都喜欢。
而且要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我可以做好。
带着这个感受回了家,一进门,儿子像往常一样招呼,妈妈,你回来了。
我柔声说,是啊,你们怎么样啊,干嘛呢?
儿子说,妈妈,你怎么了?不舒服吗?
原本很正常的回答竟然让儿子很不习惯。
再跟自己多说几遍:这就是本来的你,你是个温柔的妈妈,你可以很有耐心,你可以轻声细语,你可以做得更好……
很美好的一天。
心情不同,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