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阅读

2017-03-06  本文已影响29人  2dbd67f8c77a

很多妈妈们会有这样的烦恼——

给孩子买了很多书,可孩子就是不喜欢看;

孩子只喜欢看漫画,不喜欢看文学名著;

孩子读了不少书,可总是记不住……

事实上,给孩子读书是帮助孩子学习、增长知识,但千万不要强迫孩子看书,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以下七种方法,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掌握,不然给孩子买再多书也白搭。

1.尊重孩子的阅读习惯

有的孩子拿着书本到处跑,跑到哪儿就在哪儿看,沙发上、床上、地板上,甚至连卫生间都变成了宝宝的阅读之地;还有的孩子喜欢把很多书放在一起,一会儿看看这本,一会儿翻翻另一本……

建议:

6岁以下的儿童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要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方式,可以适当地加以规劝。

但不要强制孩子改变,否则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从此不喜欢读书了。

2.允许孩子“玩”书

孩子的阅读兴趣,往往是从爱上玩书开始的。

很多小孩子喜欢扔书、咬书、在书上乱涂乱画,甚至把书撕下来折飞机......但是这恰恰是孩子爱书的表现。

父母千万不要制止孩子“玩”书,孩子喜欢“玩”书说明他在书中寻找到了乐趣,通过动手来探索书中未知的世界,同样在进步。

建议:

如果父母觉得把书毁坏了太可惜,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油皮装订的书籍,或者把过期的杂志和报纸给孩子玩。

3.让孩子读自己喜欢的书

仅次于选择益友的就是选择一本好书。但是在孩子启蒙时期没必要规定孩子读什么书,只要不是违法或不健康的书籍都可以让孩子尽情的阅读。

建议:

父母在给孩子买书时不必太看重分龄书目,年龄尚小的孩子兴趣爱好不固定,可以多选择几类,让孩子自由选择,毕竟建立孩子的阅读兴趣才是第一位的。

4.不要总考问孩子

很多父母闲着没事就爱考问孩子:你知道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吗?美国有多远?恐龙真的存在吗?恐怕很多问题父母自己都不知道吧。

如果孩子回答对了会获得父母的夸赞,如果孩子回答不上来,内心就会很沮丧,从而对读书丧失自信心和兴趣。

建议:

读书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懂得很多,带有目的的去学习并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孩子才能放松的阅读,真正的爱上读书。

5.聆听孩子“讲故事”

很多父母都有这种经历:孩子一边看书,一边嘴里嘟囔着,大人却听不懂孩子到底说的什么。

有的父母这个时候就不耐烦了,指责孩子胡言乱语。

其实,孩子并不是“胡言乱语”,而是在“讲故事”,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和理解来告诉爸爸妈妈他在书中获取的信息。

看到书中有老虎的图片,他就会编一个关于老虎的故事,由于年纪小不能完整有条理的讲出来,但在孩子的思维里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建议:

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打断孩子,要仔细聆听孩子讲的故事,并能作出回应和鼓励。

6.陪孩子读书

让孩子读书,首先父母要喜欢阅读,在家中营造出全家阅读的氛围,孩子自然而然的养成读书的习惯。一开始,孩子不会读书,甚至也不认识字,但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

建议:

父母可以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

每天晚饭后,爸爸妈妈人手一本书,坐在沙发上认真的阅读,孩子也自然而然的跟在后面抱着书本,坐在一边安静的翻看。

同时,阅读的氛围可以使爱动的孩子静下来,由此还可以建立一种和谐温馨的家庭关系。

7兴趣是培养的,而不是强迫灌输的

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与孩子共同成长,用实际行动影响孩子,让孩子爱上读书才是最好的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