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生死疲劳》
或许,荒诞是时代的症候也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生的主旋律。
断断续续看完莫言的《生死疲劳》了,谈不上醍醐灌顶改变人生这样的巨变,只是多少有一些淡淡的沉郁的忧伤。
故事用魔幻的手法讲述了一个轮回的故事,以动物的视角去看待人世间的事情,轻松诙谐处饱含着浓烈的悲情色彩。在那个时代,每个人身上都被深深的刻上了时代的烙印,有虔诚的革命家炙热的热情,有坚持尊重人性的与时代抗争的独行者,有为了爱情不顾一切的私奔,有为了革命甘愿燃烧自己的牺牲。这些芸芸众生,都在那个时代的洪流中试图书写着自己的传奇,在他们的一生中,命运始终在暗中主宰者他们的人生,处处充满着戏剧性。
单看书名,他好像要表的是人生生死死的无法避免的的痛苦,而整个故事的叙事结构和人物设置很容易让人跟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联系起来。或许马尔克斯探讨的是孤独,莫言想说的是生死。都是宏大的主题,他们都通过一个家族的变迁去徐徐展开。或许,莫言真正借鉴了马尔克斯的写作手法。或许,那些真正严肃的话题都无法一本正经的去讨论,唯有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才能讨论,也唯有以轻松魔幻的方式才能消解那些严肃的话题带给人们的压迫感和恐惧感。
世界上根本没有严肃的事情,就连死亡也不过是一场盛大的表演罢了。对于无奈的事情,顺从还是反抗,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选择。莫言在书写死亡的时候没有大书特书,只是轻描淡写的交代一句,更没有什么特写的情节来表现人物面对死亡时候的恐惧遗憾或是不甘,可能他不想故意渲染死亡,他更像表达的是人们活着的一生该如何度过吧。
死去的人难再活,活着的人还要活下去。哭着是活,笑着也是活。
突然想起了史铁生关于死亡的思考。死亡是迟早的事情,你不必着急,生下来的时候就注定了其结果,唯一重要的是怎么活着。我门的文化中不太关注死亡,更多是关注如何活着,而如何活着的确是一个人最最重要的课题。是哭着还是笑着,是开心还是悲伤,是轻松还是沉重,每个人关于活着如何活着如何更好的活着都有自己的见解,那么你要如何活着呢?
人生难道只有无尽的痛苦吗?显然不尽是,书中的爱情故事似乎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热情和希望,一个人活着还可以去追求爱情,而如果你能碰到爱情,那么很可能你就会得到最大的幸福。爱情给予人们治愈让人们看到生活的曙光,纵使在时代和命运的双重夹击下,一个人被任意摆布,但至少还有爱情吧。
我不确定我看懂了生死疲劳,我也不再追求看书之后的深刻的体验和升华,如果没有深刻的体验我也接受,如果有深刻的总结,那么也正常。毕竟,首先阅读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如果无法从中读出多么高深的人生经验和总结那么可能也是一种庆幸,谁说我门看一本书就要接受一种观念和思想呢?难道作者是想要教化我们吗?不一定,如果他能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那么我觉得就已经很好了,至于那些所谓的读了一本书改变命运这种浮夸的言论,笑一笑就行了。
用幽默来对抗严肃,用诙谐来消解权威,用听不见来回应期待,用游戏来面对人生,松弛一点放慢一点笃定一点或许就是最好的人生,生死皆疲劳,但生死亦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