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问自答】深挖互联网用户关系的底层逻辑
产品经理,总是想些有的没的,这篇文章是关于产品里“关注”和“好友”关系的自问自答的思考过程。
互联网产品的社交关系是人和人的线下真实关系的线上映像。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容易建立。这时由“我”和“他”的关系的不同属性,出现了“好友”和“关注”两种用户关系。
使用英文比较好理解这两者间的区别。英文中关注的动作是follow,加好友是friend。使用follow的时候一般会是follow a leader,而friend….就是friend somebody。
基于这个理解,进一步讨论关注和好友的区别。
关注关系首先服务于内容
真实的线下关系:追星....
线上关注关系的代表:微博、抖音、网易云音乐、各直播....
现实生活中的追星,是对关注关系最好的阐述,千百万的粉丝或远或近地围绕在一个明星周围,核心粉丝能够接触到明星本人聊聊天甚至吃个饭,然而绝大多数的粉丝都只能默默花钱精神支持。
这样的关系放到互联网产品中即是“关注”。
UGC产品中用户通过内容输出为自己获取粉丝。单向的关注关系容易创造出中心化的环境,也容易把用户分层,“粉丝量”是最核心的指标。在这样的结构下,粉丝多的用户渐渐变为中心,上升为KOL,为平台和其自身带来更高价值。微博大V、公众号大号,通过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获得更多关注。抖音中构思巧妙、颜值高的用户被人喜欢。直播更是关注关系的极致体现。
但是对应地,当用户形成“阶级”划分之后,跨阶级的社交就相对较难形成,曾经看过一句话说的是“不同阶级的人没有社交需求”,比如马云和我……用更常见的话翻译一下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一方面想说明的是当差距过大的时候没有交流的空间,KOL和粉丝间很难形成持续的社交,“较低阶级”的用户一直是需求方,比如我可能只会问马云“怎么赚钱”。再比如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地去向学霸请教一个题目的时候,学霸看了一眼就解出来了,但是你问为什么?学霸说“就是这样的啊”,然后整理一下思路才把解题方法讲出来。对一些人匪夷所思的问题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有可能是自然而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找文/理科盲的故事,很有意思),直接封闭了沟通的通道。另一方面,大神被太多人围观了,你一言我一语,只有你和别人不一样才能引起大神的注意进而产生交流,站得高看得远——同时也更容易被别人看到。
因为具有这样的“阶级”高低分别,用户间的平等交流相对难以普遍形成。但对于优质内容传播却十分高效,也是“关注”关系的首要作用。
但有一种情况是线下真实的好友间的互粉,和这里说的“关注”是有区别的。关于这个问题会在下一篇文章里展开讨论。
纯社交产品的用户活跃是永远的焦虑
真实的线下关系:好友、搭讪....
线上好友关系的代表:微信、QQ、支付宝....
无论是同学、同事还是搭讪,“我”和一个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要从陌生人开始,而无论是一次打球还是一个项目或者哪怕一个车钥匙,都是一次“破冰”,之后两个人觉得口味相投越走越近。
互联网产品中,建立好友关系需要双方同意,是去中心化的、平等的关系。好友关系比较不依赖内容,而是依赖场景,即用户之间需要有社交的理由或话题,才能把熟人关系迁移到线上,或者是建立陌生人关系,比如早期的陌陌。
微信作为熟人社交最典型的代表,将线下熟人关系迁移到线上,取代了电话和短信,将日常的沟通放到app内,即使是feed流的朋友圈也是好友关系内的而不是全平台可见,完美模拟了甚至升华了好友聚会——随时随地装B(或其他)给所有好友看。
陌生人社交中,探探等一批产品作为陌生人的连接纽带,通过更高效的破冰方式(双方都喜欢才能加为好友)建立用户关系,产品本身不是内容的载体而是交流的场所——需要用户自己找话题展开交流。但是当产品提供的是交流的场所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场景作为支撑,用户活跃就很难保证,毕竟靠用户自己去找话题是很难的。
陌生人社交和熟人社交的区别同样在下一篇文章里展开。
形象地来看,“好友”是以“我”为中心辐射的一个个圆,对我来说这个产品里有且只有我一个中心。“关注”是大家在同一个广场(app)上,每一个人都是中心,区别是聚集的圆圈大小。
久不动笔,写到这里发现很难结尾了….对文章内容有疑问的同学可以给公众号留言或者加我的微信bludyshady再聊聊这个话题。
作者:Tommy
编辑:S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