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生命短暂,热爱永恒
今天和学生们一起学完了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王羲之,大书法家,书圣,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的作品,连死后都要指定用它陪葬。从此之后,《兰亭集序》真迹不现人世,成为无数书法爱好者痛心之事。
或许是书法的名气太大,很多人往往忽视了这篇文章本身。其实《兰亭集序》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价值,入选《古文观止》。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崇山峻岭、俯仰一世、放浪形骸、群贤毕至、老少咸宜、情随事迁、游目骋怀、流觞曲水,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在文章中出现。一篇课文,能贡献如此多的成语,印象中也不过诸葛武侯的《出师表》和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几篇而已。
不过,《兰亭集序》不仅是用词上的匠心独运,在文章谋篇布局和思想深度上,也显示了王羲之的才华。
可以说,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集会不过是东晋时一群文人非常普通的一次聚会,聚会所写的诗文,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当王羲之动笔写下了《兰亭集序》以后,兰亭集会注定广为人知。
就像所有伟大的文章都有一个缘由,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三月初三,巳日,会稽山阴兰亭,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带着他的儿子,参加了这场著名的集会。他们像往日一样,谈玄论道,流觞曲水,饮酒赋诗。这里,暂时没有了北方五胡乱华的惨象,没有了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没有了权利金钱,争名夺利,只有远山,流水,清风,竹林。
暂时的欢乐也是欢乐,偶尔的忘却也是忘却。
快乐总是短暂,酒已尽兴,人已微醺,诗已写好,需要辑录成册,这个任务就交给了王羲之,只有飘若浮云,矫若游龙的字,才能配得上此次盛会,只有江左王家的名士,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于是王羲之提笔,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谢灵运先生说,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今天,四者皆聚,确实信可乐也。
如果文章到此结束,也就是一篇山水佳作,不足以流传千古。但王羲之决定写得更深刻一些。他用笔记下自己的感悟,抒发自己内心。
他先从两种不同的人谈起。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人生短暂,转瞬即逝。有的人喜欢邀二三知己,于一室之内,摆三杯两盏淡酒,畅谈心中抱负;有些人喜欢寄情山水,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不管是哪一种人,在开心的时候都是相同的,惟愿幸福长久,快乐永恒,就像此刻的流觞曲水,此时的茂林修竹,铭记了欢乐的时光,仿佛永远不会消逝。
但王羲之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人天生是喜新厌旧的动物,就像麦兜所说,幸福是将吃未吃前的那一口。叔本华也说,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得不到时痛苦,得到后空虚。在永恒的时间面前,快乐总是如此短暂。更可悲的是,生命和万物相比太短了,时不我待,很多事还没有做就老了。
所以他再次写下: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但王羲之的这种悲痛不是消极,而是热爱,正因为人生短暂,所有要奋然有为,正因为生命不能长久,才更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有些人因为哀叹人生太短所以纵情享乐,有些人却因为珍惜时间而奋发有为。我们固然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用热爱拓展生命的深度。
从孔夫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到魏武帝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长歌行》里的“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到诸葛武侯的“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无数的先贤都有时光的喟叹,有惜时的劝诫。王羲之在兰亭之上,也把这种个人之痛上升到人类的悲,生和死绝不一样,绝不像其他人所说的,生死相似,所以逃避放任。生就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这样就算死去,也会留下名声。
所以,王羲之在最后写到: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的情感,由兰亭集会之乐,到生命短暂之痛,再到最后平静超脱。他感到人事变迁,历史发展,盛衰枯荣,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待我,所以他才著文记述,以待“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