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笔记—— 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R:
P25 真实的父母之定义
我们的“行为窗口”帮助父母了解他们自己产生的不可避免的情绪,以及影响这些情绪不断变化的各种情况。真实的父母会不可避免地对他们的孩子产生接受感和不接受感;他们对于同一行为的态度不可能保持不变;而是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他们不应(也不能)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他们应当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一个父母可能会对某个行为感到接受,而令一个父母不接受;他们应当认识到,每个父母都会不可避免地对每一个孩子产生程度不同的接受感。
I:
为什么要做真实的父母?因为只要父母的反应是诚实的、符合真实感情的,即便父母表现出不接受的态度,孩子也能了解到父母情绪的原因,更能够做出建设性的回应。如果父母假装接受,而心里不接受,难免会通过身体语言表现出来,孩子就会两难,不知道该如何决断,更增加了不安全感。只有父母真实,坦诚,才能让双方增加理解和信任。
做真实的父母,即真实的表达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可以是接受的,也可以是不接受的。为此,对于同一个问题,父母的态度可以不同,不必要求统一观念。
再某件事情的态度上如何做真实父母:
1、认真感受孩子做这件事自己的真实感受是什么。
2、尝试用平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情绪。
3、接受其他教养者和自己有不同的态度。
这一条特别适用于那些为了孩子好而长期“伪装”的父母。他们不许孩子吃任何垃圾食品,而自己偷偷在外面吃;他们为孩子的错误行为“假装生气”。他们为了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忍气吞声,他们或许为了夫妻间达成一致,迫使一方配合另一方假装来支持。
但是事实上,没有什么比真诚的交流,做真实的父母,更能很好的教育孩子。从现在开始,不必做完美父母,同时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A1:
做真实的自己确实很难,比如我杜绝孩子吃任何袋装零食。直到发现他对别人的零食表现出强大的兴趣。好像小零食就是全世界。每次他接触垃圾食品,我都说不要买。可我心里,并不真的这样排斥小零食。毕竟,零食也是有趣人生的一部分。我小时候吃过很多零食,直到现在,也会自己偷偷买点巧克力之类的。看到做“真实父母”这一拆页。想到自己对待孩子吃零食这件事,似乎有点伪装了。最后搞的孩子和自己都收到了约束和禁锢。
改善方法:
可以从不要吃,变成尽量少吃。限定量。比如,一天最多只能吃两块巧克力。两块蛋糕。
A2:
和老公讨论这一拆页的内容,尽可能让双方在育儿问题上用更大胸怀来求同存异。
在元旦放假期间,列出我们对孩子统一的刚性要求:比如安全问题,采取一致的态度。
约定当下一次,遇到孩子有争议的行为时(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分别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再接受双方不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