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是快,磨刀不误砍柴工
今天听万维钢的一个专栏,他分享的几个点,让我特别有感触
《清晰思考》:
「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儿、平凡的,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出选择的时刻
往往比重大决定更能影响我们的成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我们还有选择如何回应的自由与能力」
生活、工作中有很多不被重视的小事,默默地吞噬你的时间和精力
而你却丝毫没有察觉
1、手动操作的一个表格,你从来不去思考是不是可以有公式或者工具可以提高效率
你习惯了一个个去点击,去相加,在你的这个默认选项里,你花了大半天时间
而如果你擅用工具,可能只是十几秒的事情
这里,可以说是认知决定了行为
你会说,如果我知道有这么好的工具,我肯定会用啊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很多人成功的路径,非常清晰,而且看起来并不难
为什么还是很少人成功
就是因为人们习惯了呆在舒适的圈子里
新环境、新方法、新事物都会让人不舒服,都有潜在的风险
磨刀这个慢的过程,会让人特别焦虑
让人等不及想要开始砍,即便钝刀砍起来费劲,你也能感动在自己的“努力”中
从而心理好受很多
2、一件事情没有想好就去做,后面可能需要花十几倍的功夫去弥补
思考就是磨刀,没有想好就去做,往往容易忽略一些细节
假设做一件事情,完成了是1,而忽略细节,需要弥补的时候,你并不是回归到0
有可能是-1,-2,甚至是-10
有些问题一旦发生,是无法挽回的
你开始懊恼,宁愿不做,也不会这么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花费在弥补错误上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原本可以用在其他更有价值的事情上的资源就会被浪费掉
而这些资源往往也是有限的,浪费了就无法挽回
如果在行动之前进行充分的思考和分析,我们就能够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它们
3、冲动是魔鬼,别让四种可怕的默认设置吞噬你
① 情绪默认:你是在对某种情绪反应,而不是对理性和事实反应
② 自负默认:本能地关心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登记,感到有人挑战,会立即反击
③ 社会默认:总想跟做跟别人一样的事儿,因为害怕成为局外人
④ 惯性默认:你会持续做自己习惯做的事情,抵制变化
被自动反应裹挟,冲动行事,会导致我们陷入思维定势
无法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使得我们的行为和决策受到限制
在《思考快与慢》这本书里
系统1是人类用于快速决策的自动、快速和直观的思维方式,基于启发式和捷径
系统2则需要进行逻辑加工,进一步的计算处理
想想看,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多少行为是系统1(也就是自动反应)主导的
大约有70%-80%的时间!
可见,提高自我意识,发展我们的元认知,保持开放的思维有多重要呀
原来做好日常小事,已经可以超越绝大部分的人
原来卓越的人生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
希望共同努力的你,我们一起打破自动运行的默认设置
充分行使自由意志,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