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没有写出来的想象出来
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巴金
这句话大概可以诠释写作的意义,用文字来抵制岁月的飘逝。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简书就是我的烂笔头。用简书记录生活和思考。
今天开始解读,孙绍振的《名作细读》其中讲到他对蒲松龄的《狼》解读。
蒲松龄和柳宗元一样,把古代汉语的精炼发挥到了极致。古汉语句法比较简明,句子之间的逻辑因果和时间空间的承接都是省略了的。全文几乎都是叙述,没有描写,没有抒情。要真正把白描手法讲的让学生有感觉。就得用还原的方法,把那些在作者那里省略的东西补充出来。要懂得文章的好处,就得不仅仅满足于欣赏文章已经写出来的,还要把文章没有写出来的想象出来。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光是讲解课文上已经有的东西是不够的,还要养成一种敏感,就是善于把文章中没有写的东西想象出来。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户的面貌,衣着年龄都没有写, 没有肉,只有骨。如果肉多吃饱了,情节可能会有另外的发展。途中两狼表明不是一只,如果是一只,就没有后面的惊险故事了。缀行甚远,省略的内容更多,跟着他摆脱不了是一个很长的过程,追他没有办法才把骨头丢给浪们。大凡前面提到的,后面必有发展。
这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叙述复杂的事情也以简驭繁。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量词的灵活运用。两个一代表两只不同的狼。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还是用两用,一个一字轻而易举的就把两只狼恰如其分的分别开了。读者只要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凭借上下文想象出二者的不同就足够了,这里有作家的匠心。尽可能把与情节发展无关的细节省略掉,把动作和情景减少,以免干扰读者对情节因果链的注意。
本文的好处不仅仅是精炼,还在于把有限的细节有机地组织起来。
随着故事的进展,叙述出现了细节和比喻,有了一点描写,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这是因为一个悬念结局将有一个解释,这对情节有相当的重要性,屠夫杀了两只狼后才悟出来,原来狼做出来心不在焉的样子,为了麻痹他。“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结局是前因获得了解释,读者对情节的意义也有了新的体悟,这种情节因果的有机构成,正是小说的特点。
这篇文章表面上看好处是显得很干净,没有可有可无的话,但光是这样,还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地方又有些描写的笔墨,仔细分析后才发现,凡是花了一点笔墨的地方。在后来都是有新的意义的,这叫前后照应的功效。
最后的一点议论点明主题,借鉴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曰”成为文章的一部分。
想象屠户衣着、年龄、外貌,傍晚的景色,屠户晚归时的心情,当天的生意怎么样?看见狼之后,有什么反应?有什么想法?投以骨想干什么?两狼并驱如故的心情。杀狼之后的后怕心理。
从一望而知到一望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