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红旗下》:来不及说完的故事
我国著名文学家舒庆春(老舍)之子舒乙回忆道:老舍先生的书桌是红木三屉桌,他把《正红旗下》手稿放在书桌中间那个抽屉里。这是一个重要的地方,拉开抽屉就是它。
《正红旗下》被收录在《老舍文集》里,除却著名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作品,里面一部未完成的作品《正红旗下》稍微显得落寞暗淡了许多。
然而熟悉老舍先生的人都知道,他生前有写三部小说的计划,写家族史就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正红旗下》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
这是他生前最后一部作品,写于1961年到1962年。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老舍先生写这部作品写得很慢很慢,大约一天也只能写上几百个字,可读过这作品的人都明白这字字精华的道理不是吹嘘。
老舍先生有一个鲜明的爱好就是喜欢和老友们举行沙龙活动,把写好的书里内容读给大家听,颇有点老北京人的小情怀。这样轻松的创作活动也让这本书的批判味隐晦了许多,反而显得真实又自在。
旗人最后的“倔强”
老舍先生是正儿八经的旗人,隶属于“满洲八旗”的“正红旗”,这也是作品名字的由来。
故事从老舍先生出生开始讲起,从他身边那一大群各色各样的人开始讲起,非常真实地再现了晚清时期底层正红旗人的生活状态,甚至反映了当时一大批底层落魄的旗人贵族的真实样貌。
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础上,各色的潮流和思想纷纷涌入北京城。旗人的生活虽然比当时穷人的处境好上一点,可也陷入了举步维艰的难处。
一方面他们看得到眼下的困难,一方面却又看不清未来发展的局势,这也让他们像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单纯为了活着而活着。也就是说,他们虽然继承了从祖先传下来的礼仪和优越感,但却不想继承祖先筚路蓝缕的奋斗精神,只想着法子好吃懒做、嘴上打炮。
比如书中姐夫一家,经常过着寅吃卯粮的生活,可还是好吃懒做,不屑谋生,最后连自己的房子都抵押出去,还是不肯放下架子。
“二百多年积下的历史尘垢,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遣,也忘了自励。我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
书中写除夕那一段,父亲想既节约又快乐地度过除夕,可却为了资金而忧愁。二姐开玩笑说叫弟弟长大后去学手艺,可父亲却不高兴,说道:“咱们旗人,但凡能够不学手艺,就不学!”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旗人虽然拮据,可那股自尊和傲气仍然糜烂在他们的骨子里蔓延,这好像是最后一批旗人在清朝统治下的最后一丝聊以自慰的“倔强”。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旗人没办法做旗人,汉人没办法做汉人。然而贫穷的“体面”却可以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身份。
书中母亲想给人家做活以补贴家用,可又怕会丢了旗人的面子,于是只好拿着父亲三两银子收入在做预算时发愁。
那个时候,贫穷对于他们这个家庭是非常普遍而痛心的现实。穷人无法获得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合法身份,也遭遇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这也就是说,旗人的孤高被穷人的自卑占了大半,唯一剩下的高傲还要用尊严去换取。
底层人物的真实写照
虽说老舍在书中以第一人称自居,可他却是以一个相对局外人的身份去述说身边发生的这段民族历史,展示了北京城那些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笔调轻快却依旧能让人感到一种变化无常的无力和沧桑。
老舍笔下温和老实的父亲,勤劳质朴的母亲,虚荣吝啬的姑母,蛮横的大姐婆婆和懦弱安分的大姐,正直知礼的十成……各个惟妙惟肖,立体真实。
其中老舍对于大姐和她婆婆的关系令人印象深刻,他说他这大姐为了给婆婆请早安头发都来不及梳,也不敢睡一个安稳觉。每天提心吊胆,总担心会挨骂。就连当时自己弟弟的“洗三”,她也不敢和婆婆请假。如此小心翼翼活着,她还是免不了被婆婆挑刺。
大姐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保守的传统妇女形象。在最后的男权社会里,这样的一个女人是符合大众要求的,可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出旧社会对女性的摧残和老舍对于大姐遭遇的同情。
从特权阶层沦落为贫穷阶层,也就意味着老舍虽然有满人血统,可仍然属于出身贫寒的一类,这也决定他的视角总会停留在他熟悉的贫苦人民的遭遇和苦楚上。
至于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作为知识分子,他也是关心的。所以他恰到好处地把历史大事融入了百姓的日常,更加真实地再现了人性伦理。
比如那尖酸刻薄的大姐婆婆,老舍也没少下笔真性情地冷嘲热讽,只是这婆婆已经把训斥媳妇看做一种乐趣。
她其实和大姐一样都是传统守旧妇女一种类型。对自己的儿子百般呵护,可对于媳妇就觉得不顺眼。
尽管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可大姐并没有反抗的意思,因为等有一天她成了婆婆,也将传承她婆婆的训导给下一代。如此禁锢的伦理纲常,在最后的北京城仍然在继续。
自私的姑母只有过年才给侄女两块放了很久的糕点,守旧的母亲为了生个儿子拼尽全力……
老舍先生在描写女性角色时多用男权话语的表达方式,使得女性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而由此也可以见得老舍对于这种观念和做法的厌恶。
最后的故事
老舍最后一部没有完成的长篇自传小说就是《正红旗下》,这部小说也被很多人称为独创性的,更有甚者认为它若是写完,可占近现代中国小说之鳌头。由此可见,老舍的文学造诣的确不可估量。
经过很长时间的构思和斟酌,才有了如今这短短十一章的文字。可短小精悍,这笔下的每个人物和场景都是那么独特,充分展现了北京最后的落魄旗人的种种生活状态。
没落的八旗制度让旗人生活的空间变得狭窄,可是一叶障目又使他们在精神上自顾不暇。
老舍写这本书的动机一方面也是对自身民族情结的排解。
虽然书中将旗人病态的性格和旧中国的国民劣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老舍字里行间仍然没有放弃民族文化的希望,所以这本书更像一本对民族历史的自省。
如同著名的话剧《茶馆》一样,老舍习惯性将重大的历史事件下移到日常细节,从而由时代共鸣走向对民族习俗和个人思考的描绘。这一点和很多那时代的作家一样,因为时代赋予了他们记录历史、述说故事的能力。
很多人都遗憾《正红旗下》的戛然而止,更对老舍的逝去叹惋不已。若是《正红旗下》可以拥有完整的结局,将会对很多领域具有突出性的帮助,尤其在民族文化方面。可现实总是留下遗憾。
“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老舍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几乎老一辈的读书人都听说过。
这句话不仅仅预示了老舍最后投湖而死的结局,更显示出了老舍一辈内心的铮铮铁骨和气节。
和那时混乱的社会不同,老舍是无比清醒的一个人,他的清醒在于他冷静地看着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然后发声、行动。
除却前面提到的老舍喜欢举行沙龙活动是一个活泼的因子,那么老舍的“京味儿”也算是个鲜明的写作特点。
老舍是著名的“京派”代表人物,他笔下的作品和人物大多数都以北京为大背景,而《正红旗下》中也有不少京味儿对话和老北京日常,不乏细品,一点也不少于《骆驼祥子》里的大段描述。
喜欢老舍文笔的人,都会沉沦于他对于小人物的刻画,产生强烈的共情,这也应和了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舒乙写了一本书叫《我的父亲老舍》,细述了老舍先生生前的音容笑貌,他勤劳、幽默、智慧的一面。其中有一句话说:“父亲真诚,因为他常常剖析自己。”
故事在定爷请洋牧师吃饭,目的是想调停多大爷和便宜坊之间的债务难题情节上戛然而止。很多人推算这是故事的一个高潮,各种势力交织盘错,然而后面的故事就算再精彩,也只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
到底是义和团站出来说话,还是大家屈服于洋鬼子的膝下?
不得而知。
《正红旗下》作为老舍最后一部作品,其呕心沥血的程度自然不用过于渲染,而作品的精妙之处也与其精力呈现正比。可唯独遗憾是未完之作,留给后人太多的空间遐想连篇。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