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要做一位“明”师
“双减”之下,要做一位“明”师
“双减”的实质是减负提质,提质的关键在于教师。面临“双减”政策和2022年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成为一名好老师,更需要成为“明”师。
明师之“明”,在于心中有爱。
夏丐尊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称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无论是在什么时代,教育都不能没有爱。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使者。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老师,心中一定充满爱。明师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会用多把尺子去评判学生,他善于鼓舞学生,用师爱润泽每个孩子的心灵,把温暖和爱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以爱育爱,润物无声,让每个学生都能绽放美丽的光彩。
明师之“明”,在于眼中有光。
教育的本质不是改变,而在于激励和唤醒。最好的教育是把梦想种在孩子的心里,让梦想发芽、开花、结果。明师如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座灯塔,让学生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教育的使命就是让孩子拥有梦想和激情,这比学到多少知识更为重要。有了憧憬和希望,孩子才会有勇往直前、追求卓越的信心和勇气,孩子就会去追逐光,进而成为光。
明师之“明”,在于肩上有责。
教师的肩上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静心钻研深挖教材、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明师的职责;培养积极的生活状态、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学生的终生奠基是新时代明师的使命。
课堂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地,是师生汇聚的生命场。润泽的教室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打造润泽完美的教室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
三尺讲台连着世界,小小教室关乎天下。教育,从来就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未来、生命、责任等。一个好老师,他不仅仅是教孩子们知识,更关注着人类命运,关注民生,具有社会责任感。试想如果教师整天只关注分数、名次,孩子们的胸襟怎么能开阔?教师的面貌、气度、格局、视野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只有教师胸怀宽广,心系天下,孩子们才能胸襟开阔。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
明师之“明”,在于腹有诗书。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不读书的老师,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个知识贫乏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感召力。尤其是孩子越小,越对教师的期望值高,在他们眼里,老师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无所不晓,无所不通,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更要博览群书。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每天不间断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和源头活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对知识的渴求。通过广泛阅读,不断完善自己,促进专业成长和个人提升,使自己教育思想更深刻,从而也超出“匠”的局限。
明师之“明”,在于笔下生慧。
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广泛地阅读,还要不断地思考,写作,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酿造自己的教育思想。“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写作是对教育实践的表达,也是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作为教师,在那些流淌的文字里重温生命中的那些打动人心的难忘瞬间,体验着教学中的点滴美好,再把这些转在为力量,在播种文字中酿造思想,生成智慧,使我们的生命永远饱满鲜活,澎湃激昂。
写作会迫使我们对问题作更深入的思考,通过写作,教师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更加具体而清晰。普通老师和教育家的差距就在于:教育家善于记录教育生活中的点滴,在记录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智慧。所以,要成为一名明师,一定要拿起手中的笔,记录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日积月累,一定会引起由量变到质变。
在“双减”的新形势下,期待我们每位老师勤于学习,善于进取,勇于改革,与时俱进,成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肩上有责,腹有诗书,笔下有慧,有担当,有教育情怀的“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