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2014年那一场酣畅淋漓的徒步修行(二)
9月3号旅程开始
那天行程
一早青旅出发-新南门客运站-峨眉山游客中心-第一山亭-秀甲山水瀑布-溪边农家乐小歇-伏虎寺-雷音寺-纯阳殿-圣水阁-中峰寺-清音阁
我们选择的峨眉前山徒步是A线全程58公里
走完后APP(咕咚)显示是61公里
谁知道多出的那几公里
晃去了哪里?
——百变笑笑生
2020年6月13日
1
突然发现第一篇写了这么多,最基本的行程却未曾交代,哇哈哈哈,真太丢人了!
由于从没去过峨眉,就在网上翻找其他网友的游记攻略,当时大部分游记写得并不完整,记录比较散。
有一篇印象特别深刻,可惜当时没保存下来,作者是一位资深导游,登山过程较详细,整篇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他写了整个登山的心路历程和自身感受,以及他为什么选择全程徒步上山的具体原因。
他由于职业的关系对于峨眉已非常熟悉,平时带团上金顶,都是坐车到雷洞坪,再索道直达金顶,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徒步上山,他写那篇游记主要是记录徒步之后带给他的所有转变。
对于那次徒步峨眉缘起于他朋友的邀约,他最开始全身都在拒绝这次邀约,我记不清什么原因,导致他最后答应和朋友去走这一次峨眉之行。
在整个爬山过程中,他慢慢改变了自己的固有看法和想法,从游记里能明显感觉出来,整篇充满了爱意,他是真的爱峨眉。正是这位导游的那篇游记,让Z君最终下定决心陪我走这一趟。
最开始Z君也不完全同意我这次提议,他告诉过我原因,主要是怕我体力不支,无法到达金顶,途中出意外。事前就给我说过,这次峨眉之行量力而为,走到哪里算哪里,不要死扛硬拼,面子等于个屁!如果时间不够,我们没能到达金顶,那就下次再来,花一个星期劳资慢慢登顶。
对于我这种笑点相当低的人来说,当Z君说出花一个星期慢慢登顶的时候,我就觉得好好笑。
上一篇有提到我们准备的物品,其实对于峨眉这种非常成熟的景区,随处都有补给点,所以完全不用担心水和食物。只是说淡季补给点间隔会比旺季稍远,是完全能够接受的。
去之前,决定要照很多很多美景,所以把单反和微单都带去了,想的是我跟Z君一人耍一个,咔嚓咔嚓。我们在走到中后半程,相机就没再拿出来,手机也懒得拿出来,该放哪里就放哪里,愿它们好好待着就很满意。后半程相机更是累赘,在包包里就是个石头。照片没多少,这点还是比较可惜。
2
百度上关于峨眉徒步路线除了后山线外,还有三条前山徒步线路+观光车线可以给朋友们作为参考:
第一条从报国寺走徒步线进山,经雷音寺、纯阳殿、圣水阁到清音阁后,再走99道拐到先峰寺、遇仙寺,经洗象池,雷洞坪再登金顶(称A线),58公里;
第二条还是从报国寺徒步出发,经雷音寺、纯阳殿、圣水阁到清音阁,然后走另一条路经白龙洞、万年寺、华严顶,经洗象池,雷洞坪再登金顶(称B线)好像是42公里,我确实不太记得具体里程数,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查阅;
如果体力不佳的朋友可以跳过清音阁之前的徒步路程,直接坐观光车到五显岗下车,走到清音阁,路程不远,好像不到2公里,再开始徒步上山;
第三条线路就是直接从报国寺坐车到达雷洞坪(大概车程在2H+),然后走路到金顶,一般是一个半小时-2小时就能到,或者选择直接索道登金顶,在坐索道前有丢丢路需要步行,这条路有猴哥,大概就半个小时左右吧,不远的,如果实在不想走路那就另想办法咯。
峨眉前山A线徒步路程,网上标注全程是58公里,我们走下来APP(咕咚)显示是61公里,不清楚那多出来的几公里是怎么冒出来的,这个大家作为一个参考就行。
峨眉山分了几个部分,低山段,中山段和高山段,起点从零公里开始,大家可根据自己的体力合理安排路程。是选择全程徒步,徒一半,还是坐观光车,这个随意。5A景区,服务设施都一流的。
现在高铁,动车,飞机,大巴车也非常的方便,我们14年去时我记得没有城际列车,不能直达峨眉山脚所以转乘大巴,现在从重庆出发的话可直达,便捷。
在15年底我又带夕阳红旅游团(由我亲妈等一群妈组团上山)走腐败路线,再去了一次峨眉,我就爱跟她们几个妈一起,主要是吃好喝好住好。啊哈哈哈哈哈!我就负责带队买票,其他吃住她们说了算,当然比我自己出来要腐败很多咯,美滋滋。当时我们就是坐的城际高铁,周末两天整个来回是没问题的,完全能搞定。
附上从重庆出发动车参考:在12306上购票很方便的
重庆北站-成都东站—峨眉山站当时我选择的最早一班动车去成都东,不用出站可以直接转城际列车(如果现在有修改以修改的为准),到达峨眉山站也不用出站,选好路线,购买大巴车票,就可以直达雷洞坪,大概下午四点多就能到金顶,中午整点路餐就可以了,晚餐可以在山上吃好点。
观光车大家做个参考(可以在网上查询到)
1.观光车站点:
报国寺客运中心—万年车站, 票价20元(30分钟,13km);
报国寺客运中心—五显岗车站,票价20元(20分钟,9.5km);
报国寺客运中心—雷洞坪车站,票价50元(2小时,49km)。
全山段90元。
特别注意,乘坐观光车要区分夏季冬季发车收车时间:
夏季6:00,末班17:00,每小时一班;
冬季7:00,末班16:00,每小时一班。
中山段零公里以下往返40元
零公里-雷洞坪往返50元
万年寺-雷洞坪往返70元
雷洞坪-报国寺单程50元(注意这个是单程票)
不管是徒步还是坐车,开心最重要,有想法的朋友,请选好路线择日出发吧。
3
昨天写完峨眉(一)后,就兴冲冲打电话告诉Z君,我把14年,去峨眉的事情写成回忆游记发在公众号上,算是一份迟来的回忆。
他笑言:“感情,你是年纪看涨,开始追忆似水年华。”
我呵呵哒,心想这糟老头子!
“诶~不对哟,我怎么觉得我们是先看到“第一山亭”,“秀甲天下”瀑布和红色石刻再去吃的饭,吃完后才开始慢慢进山的,你想起来没得嘛?还有那亭子边有个嘿大的挂钟,你还跑进去看了的。”
“嗯,是有那么回事。你想起来了所?”
“太久了,是有点不太清楚,文章一看完就慢慢记忆浮现了撒,你娃记性有点好哟,这么多细节都还记得到。”
“我觉得也是!天才得嘛。”
“你写不写我们切牛背山的事情也?那个嫩个好耍,夜爬那段一定要详细记叙。”
“慢慢来撒,先把峨眉整完了来。”
“你娃写了2千多字,才写到走到山脚还没开爬,那要写好久哟?但我觉得没看好久就看完了也,完全没觉得是2千多字的文章。阔以哟!好生写哈。”
“要得!”
结束对话,我开始构思第二篇。
此时我看见微信朋友圈有个消息,点开一看原来是赢赢阿姨在峨眉(一)文章下给我点了个再看,并发表了评论,懒得码字了就直接上截图吧:
于是我们转战微信里嗨聊,又开启了一波追忆似水年华,熟悉的名字身边的人来一波点名:笑笑生,Z君,赢赢阿姨,萌萌,小丹丹,米糖狗儿,玉梅,鼠酱
13年的南川金佛山(全员除鼠酱+王妈+二娃+圆子)
14年的贵州(笑笑生+赢赢阿姨)
15年的张家界(笑笑生+赢赢阿姨+玉梅)
15年牛背山(笑笑生+Z君)
16年虎跳峡(笑笑生+Z君+鼠酱)中途还有几个省略了一直到18年雨崩高原卡拉OK
突然结束追忆,是我要准备去吃粽子了,然后要开始码字,微信北斗七星群安静了。
4
今天屋里有点闷热,重庆很多地方在下大雨,新闻里一直在说重庆暴雨,注意防灾。这大夏天要么水灾要么旱灾,希望一切平安,不要有灾害。
思路又回到14年的峨眉,我们当时选择走徒步A线,因为A线风景比B线好,虽路途长,但胜在景美。要说峨眉后山,我估计没那个勇气挑战,体力不行啊,不能给队友添麻烦,平常走走这种休闲户外徒步就已很满足。
14年9月3日当天下午,我们三(笑笑生,Z君和鼠酱)走到“第一震旦”石碑处,看着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阶梯,只觉双腿发软,没想到一来直接就是个下马威。初时的兴奋已褪去大半,只能瘪嘴往上爬呗。
那一长坡爬上去再回过头往下看,不禁对自己产生佩服,内心的OS很是直接:我这是怎么了?选爬峨眉前山A线。这次要是顺利登顶后再也不会来了!
这样的想法在徒步爬山整个过程中不知道冒出来多少次,有时确实不想再继续,只想回家。
我由于本身负重就重,背包里的东西也多,Z君把啤酒也放我背包里了,还有相机。再加上第一次长距离爬山,当时确实觉得有点吃不消,我走几步就需要休息一下,心脏跳得厉害,呼吸也急促,真怕就此交代了。
整个爬山过程,我都不想他们来适应我的节奏,因为我知道,每个人的节奏是不一样的。他们体力比我好,可以继续往前走,然后跟我保持一段距离,每次呼喊的时候能听到彼此声音就行了,有照应,这样不至于被我拖着,其实拖着压节奏更累。
事实证明这样的操作是可行的,后来也应用到我们后面几次户外徒步活动中,但由于此次峨眉是三人第一次长距离徒步,对自己及队友的体力认知欠缺。Z君不放心,跟我保持比较近的距离,鼠酱就自己根据她的状态放飞自我。鼠酱也是第一次走这种长距离路线,所以也累得够呛。
Z君每走完一段阶梯后会回过头来看我,给我打气,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是不是很累啊?”“是啊!”
“再坚持,你要是累到实在走不动了,你就是到了身体的临界点了,只要到了临界点,你就不会感觉到累”“嗯”“我要什么时候才到临界点啊?”“你现在还感觉累,不能轻松爬山,说明你还没有到身体的临界点,还没有适应这个节奏,也就是说你还可以继续走,还有无限可能!”
我现在能说,MD整个峨眉爬完,回到重庆我都没感到所谓身体的临界点是个什么玩意儿!是说明我的身体无限可能么???哈哈哈哈哈
峨眉风景是真的好,秀美!
现在想想,爬完峨眉山,让我最最崩溃的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阶梯,无限循环上升模式。说真的,爬牛背山的时候我都不觉得这么累,峨眉山真的有让我崩溃!尤其是九十九道拐!虽然钻天坡陡斜,但九十九道拐,简直无法形容,谁去谁知道。
5
秀美峨眉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赞美之词,不乏大家。
例如李太白他老人家,就曾留下名句: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我们也在整个爬山过程中,见证了四季更替。所见植被,太多叫不出名字的,有些还是第一次见。很早就知道峨眉山里珍稀动植物特别多,尤其是古楠木,而最多的地方在白龙洞,相传那可是素贞修行的洞府,可惜我们当时没有机会去白龙洞,就这样错过了。
今年初,还在跟Z君,赢赢阿姨,小丹丹,萌萌约再走峨眉,谁知遇上新冠,也不知什么时候峨眉能成行。
6
从伏虎寺出发,走完一个又一个台阶,要爬完一个非常陡长的台阶,台阶制高点就来到雷音寺,我当时突然想到的是西游记里的雷音寺,两者其实没联系,可就是一瞬间冒出了这个想法。
我记忆中雷音寺里有颗很粗大的树木,要三四个人才能合围,可惜不认识是什么树。
本来想问问里面的人,环顾了一周没见着人。就去旁边上厕所,再去内殿看了看,还是没人,但是整个寺庙里里外外打扫得非常干净。走了一圈,我以为峨眉山所有寺庙里都有出家人,后来才知只有少数几个才有,大部分是香客或当地村民照看,这些寺庙道观的房间很多都用来给爬山人住宿休息。
从雷音寺出来,我们继续,途中经过几户农家,就来到纯阳殿。当时老乡告诉我们,不要去逗峨眉山的野猴,很凶猛,建议我们尽量避开,并提醒我们如果野猴来袭击就直接拿手中的竹竿吓唬它们,猴子就会跑掉。
我问老乡,猴子怕什么呀?老乡笑着说,最怕弹枪,随后问我要不要买,五块钱一个。我说不用了,我有竹竿吓唬它们。然后又问我要不要买点喂猴子的粮食,在清音阁过去是一线天,那边是猴区可以喂猴子。粮食也是五块一包,是一包包谷。好像Z君就是在这里购买的包谷,就是因为这个包谷,导致后面在遇仙寺差点被猴哥抓咬,吓得我许久都处于失魂状态,总之我不喜欢峨眉山的猴子。
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可怕,瑟瑟发抖,大师兄那两颗獠牙忒吓人!
来到纯阳殿后,我老妈给我打来电话,问我走到哪里了,我如实汇报,我说我累得很,我妈在电话里笑我,说我爬个德国大使馆(南山的一个小景点,从上新街杨家山爬上去,会路过,据说那里经常有明星拍戏,我妈就曾经看见过尤勇)都累得够呛,还居然去挑战峨眉山,一来就来个这么陡。我告诉她,虽然累但是我肯定要登顶的。不登顶绝不回家!我妈笑着挂断了电话。
从纯阳殿出来到圣水阁,这段路非常好走,居然有段是大马路,在这段路程中我掉了一张毛巾,整个爬山过程我掉了三张毛巾,就只记得在这段掉了一张,其余都不记得掉哪里了。
圣水阁出来就是中峰寺,我印象中,这里的大师好像是重庆人,说话声音特别好听,我跟他聊了几句,特别喜欢他。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就是缘分,觉得他特别亲切。大师还问我们要不要留下来待会一起吃斋饭,我们谢绝了,并告诉他,今天的目的地要走到清音阁去住宿,谢过大师后,我们又开始继续前行。
这张拍糊了
这段路好像很好走,不知道有没有记错,路上遇到很多当地村民来给我们推荐住宿,我们都一一回绝。
后来我才知道,清音阁这一带住宿农家乐特别的多,风景好,离猴区也近,所以游人较多。
我们当天也在清音阁找的一家农家乐住下,不记得具体店家名字,就记得是位置最高的那家农家乐,需要爬梯坎上去。由于是淡季,游客不多,我们三运气还算不错,那家农家乐环境好,饭菜好吃。
怎么说呢,只要是饭菜好吃的店我都特别喜欢。吃货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在清音阁玩的时间比较久,里里外外走了个遍,这里风景优美,水特别清亮,香火也旺盛,来这边挂锁的善男信女也很多,我看见好多铁链上密密麻麻都挂满了同心锁。是一处撒狗粮的地方呀!不知道这些有情人现在怎么样了,嘻嘻。
插播一条快讯:我们当时进殿内去拜拜,就把竹竿和包包放在殿门外,哪曾想出来的时候发现鼠酱的竹竿莫名其妙被顺走了一根,于是鼠酱全程就一竿到底。
7
朋友们,如果你们不想全程徒步,只想看看峨眉的宝贝猴子就可以坐观光车到五显岗,从车站过来到清音阁可以少走十公里左右,清音阁过去就是一线天,再过去点就是生态猴区,那是猴子们的大游乐场。
一线天
猴哥,网图,但是不敢用相机拍,怕相机交代了
咳咳咳,猴子作为峨眉的一大名片,也是傲娇得很,特别调皮。我们当时怕猴子抢东西,所以把所有东西全收捡到包里,手空空的,也不在身上挂任何口袋。一是怕被抢,二是怕误伤怕被咬。
很早以前就听过关于峨眉猴子的各种故事,也在网上看过其他朋友的遭遇分享,所以对猴哥,我简直怕到极点。据说以前有个猴王就是太调皮了,做了很多坏事情,后来被枪毙了。
我们当时过生态猴区是一大早走的,就是为了躲开猴群下山,不想遇见它们。在这个地方的猴子可是早九晚五的生活习惯,因这里游客多,很多人没这么近距离接触过猴子,都比较兴奋,拍照合影喂食什么的,且到这里来基本都是固定时间看猴子,大部分是游客,猴子们就已习惯伸手找游客们讨要食物。
它们特别聪明,知道人们什么时候会出现,也会拦路抢人们拿在手里的各种东西,经常伤人,我们一路上都看到好几个被猴子咬了,还有整整齐齐的牙印。就更觉恐怖,所以当时我们的想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穿过猴区,到洪椿坪。
总的来说这段路程我们三个走得还算悠闲,毕竟是第一天的路程,体力还有,大概走了十多公里,觉得还行,不算累。我走平路很快,爬坡就不行了,爬几步就要休息,肺活量超低。
当天吃过晚饭后,开了一阵卧谈会就各自沉沉睡去,为了第二天一早穿猴山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