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没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2016-08-24  本文已影响145人  微思考

微思考

今天,很多年轻人衣食无忧、有多种选择,反倒容易在选择中一事无成;而现在的功成名就者之所以走到今天的位置,往往是因为他们年轻时无其他路可走。那么选择的多样性究竟是优势还是劣势呢?其实,正如本文最后,微思考所总结的,“选择是一把双刃剑:你如果真的懂得怎么选择并且也深刻地理解自己的选择,那么依靠时间的堆积,它将足以成就你的一切;但如果你对选择无感,把选择当成目标,那么不停地选择也足以毁灭你的所有。”

原文解读

最近和一个企业家朋友聊天。他说:“现在的新人先不说工作能力,光心态的稳定性一般都不太好。”我让他分析个中原因,他说:“还不是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选择多了嘛!说白了就是不工作也活得下去。”我反驳道:“虽然从公司的角度看不好,可这对于社会是好事,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但这位企业家朋友的回答却出乎我意料,“你以为这些新人真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算他们模糊地知道,不在实践中打磨打磨又怎么确定那不是和现实脱节的?!就比如我,当年如果有那么多选择,现在绝对坐不到这个位置!”

也许企业家朋友的说法略显功利性,但这次对话确实带来了我对于选择问题的一些思考,在此和大家分享。

大家知道,人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那么这个容量是多少呢?根据一些脑科学家的研究,大概是3TB。如果大家对电脑硬盘的容量有概念,想必能对这个容量有一个认识,应该说3TB的存储能力还是不差的。但问题在于,在信息爆炸的年代,这个存储量与每天产生新的信息量相比只不过九牛一毛而已。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确实使得人类对于信息的获得能力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是人类对于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却没有同步发展。换句话说,每个人都没有足够的能力去理解和处理好每天产生的如此多的信息

这和今天我们讨论的“选择”议题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知道,选择要基于对信息的理解和处理。如果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很弱,那么选择能力又怎么会很强?何况是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呢?于是一个矛盾出现了。一方面,因为整体生活条件的提升使得职场新人有了更多、更丰富的选择机会。比如可以不断换公司、换行业,父母、亲戚朋友也会有各种各样善意但相互冲突的建议;而另一方面,在传统教育中成长起来的职场新人应该说是选择方面的弱者,所以最可能的情况就是在不断地选择中被各个行业边缘化。当然,即使被边缘化,这些年轻人的物质生活可能也不会太差,毕竟父母已经有了多年的积累,即使最后工作能力不强,年轻人还是靠父母的老本、人脉、住房等衣食无忧,但在精神上却可能会失去自由,沦为丢失自我的行尸走肉。

这么多的选择不是在精神上更自由了吗?怎么会反倒不自由呢?

下面我就要说说自由的基础。让我们先从抽象一点的角度说起吧。比如,我们会羡慕飞鸟的自由,甚至经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把“飞”等同于“自由”。然而体会过失重的人却发现,“失重而飞”的状态称不上自由,因为那种“漂”的感觉经常不由自主,甚至会像羽毛一般随风逐流。飞鸟的自由在于克服自重所带来的升华,同样,人的自由也必须以承重为基础。每个人都要赋予自己的生命以适当的重量,这个重量可以来自责任、财富、爱好、追求、理想。它可以很理性,也可以很荒谬,但只有它在,才有自由的可能性。

回到本文所谈的问题,如果职场新人在不断地选择中消耗了自己的青春,那么即使最后衣食无忧,还是可能陷入一种生活失重的状态,这有点像很多找不到方向的富二代所面临的情况。其实就选择能力上,上一代或者上几代人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但那时候没有很多选择,一个月不工作很可能意味着吃不上饭的严重后果。于是硬着头皮上的心态使得他们在误打误撞中功成名就。不信你可以问问现在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很多人走到今天其实和我那位企业家朋友的境况大同小异,那就是当时没的选择!

媒体的误导,年轻人的误解

这里面还有一个因素要跟大家分享,那就是媒体的误导。媒体的特点就是抓“热点”,既然是“热点”,那就一定有点与众不同的地方,于是大家天天看这些“热点”却错误地把它们当常态,尤其是对于缺乏判断力的年轻人更是如此。对于年轻人具有吸引力的“热点”包括屌丝逆袭的故事、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故事、年轻的自由职业者收入超过老鸟的故事。听起来让人心潮澎湃,但仔细想想,那其实是特殊情况,并不普遍。我举个例子,我一位侨居国外多年的同学(是中国人哦),每次都问我,“现在中国是不是很乱啊?我说没有啊,比以前好多了,你为什么这样问?”他说,“我们这边媒体天天报的中国新闻不是生产事故,就是交通事故,要么就是虐待动物、罢工等问题,搞得我以为中国现在乱套了。”我回答说,“那你可以问问不了解媒体特点的中国人对美国啥印象。天天都是持枪犯罪、抢劫、校园暴力,很多老年人会说,美国人民确实至今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

信息过载、各种“善意”的建议、衣食无忧(可能是暂时的)、选择能力弱再加上媒体的误导,不知不觉中,职场新人就这样在吵杂的环境中挥霍着青春、消耗着激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剧。但最悲剧的是,能意识到这一点的年轻人很少,就因为那颗“年轻的心”。

选择越多就越糟糕?

怎么可能,当然是选择越多越好,但这是建立在选择能力和对每一次的选择充分理解基础之上的。可是年轻人怎么才能有这份能力呢?说起来挺简单、老生常谈,但做起来很难!简单说就是:选择前深思熟虑、听从内心不受外界干扰;一旦想好开始做了,就至少坚持几年,把事情看清摸透再考虑要不要重新选择;基于前两个条件尤其是多年的磨砺,人就能建立起不错的选择能力。于是当再次选择时就要考虑就从一而终、坚持到底。

是不是听起来挺容易?其实难得很,所谓“大道至简、知易行难”,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人是没这个耐心的,却自视甚高,所以最终往往一事无成。而对他们来说,有时候真的是“没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记得最近一个刚毕业的亲戚向我咨询就业问题时,我说,“首先,认识自我远比超越自我重要。”他听到后很高兴,跟我说,“正好和我想法一致,我最近也是在思考我究竟喜欢和擅长什么”。“我还没说完”,我提醒道。“其次,你不先选个地方尝试超越自我的话,其实不可能真正认识自我。”他听后一头雾水,说,“这两点不是相互矛盾吗?”我回答到,“没错,真正的工作必须要学会容纳相互矛盾的东西,还有最重要的简单道理,那就是熟能生巧,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时间积累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讲,选择是一把双刃剑:你如果真的懂得怎么选择并且也深刻地理解自己的选择,那么依靠时间的堆积,它将足以成就你的一切;但如果你对选择无感,把选择当成目标,那么不停地选择也足以毁灭你的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