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交给明天吧
1
东野圭吾先生,在《白夜行》中有这样一段话:
「あなたは、あなたは、俺の太阳だった。まがい物の太阳だった。だけど、明日へと升(のぼ)る事を止めない、俺のたった一つの希望だった。」
「あなたは、あなたは、私の太阳だった。偽物(にせもの)の太阳だった。だけど、その身(み)を焦(こ)がし、道を照(て)らす、私の、たった一つの光だった。」
“你,你是我的太阳,虚构的太阳,但是它不会放弃明天再次升起,它是我唯一的希望。”
“你,你是我的太阳,虚构的太阳,但却让波光荡漾,照亮前进的路,是我唯一的阳光。”
最近业余时间的心思都放在了东野圭吾先生的作品上面,非常向往成为这样的一个作家。他写的作品,都是我喜欢的类型,而且也是我想写的作品类别。他写了80多本书,而且还在写。我呢,总是有很多小说的框架,却没有真正写完一本。
我曾尝试过写青春爱情小说,当时还和文学网站签合同,占了一个坑,准备填,可是有个学生读者看了一些后,说“你是20多岁的阿姨吧,写的爱情故事我们不爱看,文字太保守了”。所以我就放弃了。
然后是我的公众号,当时记得为了开通原创功能,连续三个多月每天按时更新一篇。就在获得原创功能后,公众号面向所有人群开放了无历史发表文章便可开通原创功能。我忽然有些庆幸,自己当时立志要做个人公众号,没能赶巧遇上无条件开放原创功能的机会。如果赶上了,我不会连续三个多月一天不落地写文章。
从现在的文章更新频率就可以看出,我确实是一个“合格的”打鱼晒网三两天的人。
不常更新文章还有一个原因,是和我当年大学时候写青春爱情小说一样的原因:没什么读者。
无人问津的作者,其实是失败的。我曾说过,我写文章,只是想写,并不是为了让别人喜欢看而写。但是写出来之后,我又特别特别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人阅读和赞扬。以至于,到现在,我都无法弄清,到底是我自己真正想表达出我想表达的东西,还是在刻意去装作自己文章是与流量文章不一样的个性。
这就好像以前购买手机,别人买三星,用OPPO,炫苹果,我偏偏买了个HTC,当时还故作酷态说:我才不要用满大街都在用的苹果呢。
结果后来“真香”了。一个苹果手机用了三年多,比我以往任何一个手机使用的年限都要长得多。一半原因是年纪稍长后,不再迷恋身外之物带来的虚荣感(通俗意思就是没钱于是屈服);另一半是人家苹果的寿命确实长。
所以我怀疑自己的用意。嘴上说着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写自己真正想写的文,但实际上有可能是我写不出那些流量文章而安慰自己罢了。
我还报过几个班,去跟阅读10w+的人学习如何写作。曾经被夸写东西写得不错的人,要低头去学习别人,而且是那些自己看着不屑的文章的作者。我会觉得这文章写得什么玩意儿,我肯定不会写这样的文章。可是我现在“真香”啊,我花钱学了这种类型的文章写法。
后来我退群了,课程没结束,钱不会退给我。后来想通了,虽然我不喜欢那些文章,但是很敬佩那些作者。因为他们用我“不屑”的文章,创造了财富。相比之下,我在原地踏步,读者数量不见涨,还偶尔掉个粉。
我真正喜欢的文章类型的作者,却又没有如此类型的课程。我想他们是把心思花在真正思考自己想写的东西吧。
我也曾经给一些公号投稿,失败了。回复的理由都是不符合他们的风格。这是我的错误,战略上的错误,没能好好钻研别人公众号的特点,没能去发掘更多的途径。
有个朋友办了个宣传公司,我曾请其给我机会写文案。朋友开始还说,你要是写的可以的话,这个客户的文案都给你写。第一次提交后,他把稿费给我了,但是再也没有给我机会了。
那是个火锅店的客户。
我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我连个火锅店宣传文案都写不好,我还能写什么?
于是越沉思,越怀疑自己,越不动笔写。恶性循环是很简单就能促成的。我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写东西的料,并觉得“把未来成为一个作家”当做梦想的我如此可笑。
可是,越看那些喜欢的人写的文章,心里的火苗窜的越高,怎么也扑不灭。
大部分人应该都不会写东西。即使内心的想法多到装不下,但是真正提笔写的时候,就词穷了。只会写,真的太高兴,真的太悲伤,真的好无奈。
真的好无奈。
可是,不写的话,就没有任何机会了呀。于是我说,管他什么读者,管他什么喜好,管他什么爆文,管他三七二十一!我就写了。写的差,写的没有头绪,不被认可,又怎么样呢!我不写才会亏吧!
这个世界上太多爆款都是有格式的,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可是我不一样啊,我写的东西就是天马行空,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受拘束,没有界限,不去蹭热点,不去赚眼球。这世上本没有我的作品,写得多了,自成一派也不错呀!
2
我近两年来,独处的时光大于与人交往的时光。
独处让人沉迷。
每次独处,都让我觉得,终于可以锁上门和窗,不用担心有人打扰,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自由自在。久而久之,独处助我练就了的是,身处于尘世中,依旧会产生一种“四周黑暗,唯独心内开灯”的感觉的能力。因为眼睛和耳朵习惯了专注于手中的事情或脑电波的跳跃,压根不在意周遭。只是不同的是,被周遭世界围绕时,无法像独处时那么大笑或流泪。不过还好,内心再大的波澜,通过了大脑的控制,到脸上展现的时候,便只是普通的假模假式微笑。
我们独处的时候,是为了让自己的能量不被消化殆尽,是为了心中的那一束光保留光源。
我们不管在做什么,都是为了寻找光芒,即使,身处黑暗让我们觉得安心。躲在暗处的人,总是比全身都暴露于亮光中的人,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于是,独处令人上瘾了。我不再想着如何找到很多丰富的活动出去与人打交道,交新朋友,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独处时间变长一些,在变长一些。
可是,独处久了的我们,就如身处黑暗的人,内心有很大可能,会被同化,变得灰暗单一,毫无色彩。
拨开黑暗的帷幕,我们需要想办法让独处变得不那么空虚。
花一个晚上追剧和花同样时间看书或是学习,都不会让独处产生成就感,是一种会转化为舒适感的成就感。
改变一晚上看书或是学习的习惯很简单,因为不学习多简单啊,学习要动脑子,动脑子需要主动性的。可是改变一晚上不追剧,就很难了。
于是我便在克制追剧沉沦与避免主动学习过度产生疲倦感中来回折腾,想找到一个最佳的安排。很遗憾,至今没有找到。
我仍然是追剧就一发不可收拾,主动学习沉浸后过几日便放弃。真是一个无法控制自己的人啊!
我好像很多时候都不开心。因为自己无法控制自己而不开心,因为同一件事造成喜悦和懊悔而不开心,因为别人的不认可不开心。
分析了之后,找到了原因:我心里的光没有方向。我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却又受外界的影响,被拉着晕头转向。
我总是在着急与淡定间徘徊。
同龄人都带着小孩上学了,小家庭其乐融融,而我还没有成家。
同龄人没有自己的时间,全部的精力花在了孩子和家庭上,而我自由自在。
世界上优秀的人太多了,我才有了一点小收获就翘尾巴自觉成就满满。
还有人拘泥于所谓的稳定固步自封,但是我在学习新的知识,每天都在接受新的挑战。
……
就是这么矛盾,就是这么纠结。
于是黑暗与光明,在我的生活中不断交替,循环往复。我快要被折腾疯了。情绪down到极点的时候,或者high到鸡血满满的时候,我都无能为力。无法将这两种极端,拉回正常线路。
感觉像极了人格分裂,只是人格还没到彻底分离出不同的个体状态而已。
我现在能做的事情,便是和自己,不管在什么程度上的自己,做一个沟通。我承认自己悲观或是积极,也接受自己的莫名其妙。羡慕别人,也肯定自己。
每个人时间节点的不同。真的很羡慕好多人一辈子走来顺顺利利,该上学上学,该毕业毕业,该找工作工作,该结婚结婚,该生娃生娃,该离婚离婚……
可是我呢,该上学上学但心思停留在玩上面;该毕业毕业但心思停留在学习上面;该工作工作但心思停留在恋爱上面;然后在一圈都是爸爸妈妈级别的同龄中成为异类,探寻着自己以前的该做的事情。也许这就是我本来的状态和样子: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倒是唯一一个我坚持的东西。以前什么事情都无法坚持下来。但是不走寻常路,我坚持了三十年。不知道该后悔还是该庆幸。与他人不一样的人生,是否是正确的?也许等到明天,才能知道吧。明天,太阳依旧公转到我们这一面,会有更好的事情到来吧!
那就交给明天吧!反正,有那么多喜爱的人和事物,都会发出光,照亮我的路,怕什么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