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錄集每天进步一点点正能量语录集

国馆 | 我在彭于晏的微博里,看到了人性的丑陋一幕

2020-10-23  本文已影响0人  国馆

“我们已经进入了第六次动物大灭绝的时代”

01

 O N E  

前段时间,彭于晏转发了一条微博。

在那条微博的视频里,彭于晏向人们提出了几点请求:

带走垃圾、少用一次性塑料、拒绝非法捕捞海龟、拒绝非法放生、不打扰上岸产卵的海龟、对非法海龟制品说“不”并且举报。

 

他说这番话的背后,都是人类正对海龟施下的毒手。

旅游区的商店里,到处是海龟壳制作而成的工艺品。而人们带到海洋里的垃圾,每年都带走无数海龟的生命。

目前,全球一共七种海龟,都已经在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但这其实还只是野生动物们遭遇的冰山一角。

在过去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全世界有68%的野生动物种群都灭绝了。

 

物种的灭绝速度,比自然状态下的消亡速度高出了100倍。

而这一切,都与人类有关。

去年年末的时候,我们永别了长江白鲟。

它是“中国淡水鱼之王”。

因为水坝阻断了它们回到上游产卵的路,渔民们一次次的电捕鱼,让它们只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走向灭绝。

终于,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1.5亿年之后,它彻底离开。

图 | @小时新闻客户端

同在长江生活的,还有中华白鳍豚。

它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鲸类。

但长江上的船越来越多,排入长江的污水也越来越多,加上过度捕捞,白鳍豚的生存环境空前的恶劣。

2007年8月8日,科学家宣布:中华白鳍豚已经“功能性灭绝”。

言外之意,是即使仍存在白鳍豚,其数量也无法维持种群的延续。

事实上,在此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任何一只中华白鳍豚了。

2012年,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国家公园里,世界上最后一只平塔岛象龟死去。

它的名字,叫“孤独乔治”。

它的同类,曾是海上水手远航时的食物。

 

在一次次捕杀之后,平塔岛象龟早已濒临灭绝。

41年前,人们在已经看不到多少植被的小岛上发现了乔治,然后把它带回了加拉巴戈斯国家公园。

这许多年里,科学家一直尝试寻找乔治的同类,但都没能找到。

最后,乔治只能孤独死去。

平塔岛象龟,也宣告灭绝。

除此之外,曾经出现在电影《里约大冒险》里的金刚鹦鹉,曾经广泛分布在大半个中国的中国犀牛,世界上最常见鸟类之一的旅鸽......

数以千计的物种,都在过去百年间先后宣告灭绝。

有科学家甚至提出,“我们已经进入了第六次动物大灭绝的时代”。

只是与以往五次大灭绝不一样的是:

曾经的火山爆发、海平面的变化、小行星的撞击,都是自然原因。

但这一次,人类才是罪魁祸首。 

02

 T W O  

人是万物之灵,但不是万物之主。

我们侥幸成为了所有动物中,最有灵性的物种,但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任意宰割生命。

2005年,姚明参演的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象牙交易背后的血腥。

姚明亲自去过非洲的大草原,“见识”过大象被偷猎的现场。

这个身高两米二六的巨人,也不禁落泪。

现场有一头数周前被杀害的大象尸体。

盗猎者为了获取完整的象牙,砍掉了大象的脸,剩下的大象尸体则被鬣狗撕咬得四分五裂。

在这头大象附近,还有两头小象的尸体。

它们的身体,也被子弹射中,早已血肉模糊。

偷猎者,连小象的象牙,都不愿放过!

还有鲨鱼。

这种熬过四次大灭绝的动物,或许熬不过这一次了。

全球已有126种鲨鱼成为了濒危物种,但每年,还是有1亿条鲨鱼被捕杀。

不少种群的数量在半个世纪内,下降了99%。

在捕鲨船上发生的一幕,更是让无数人心痛。

因为鲨鱼肉便宜,鱼翅却价值不菲。

渔民通常会把用来制作鱼翅的背鳍、尾鳍和胸鳍割下来,然后把鲨鱼重新扔回海里。

失去鳍的鲨鱼,就像是失去了四肢的人,想游泳却游不了,只能慢慢地沉向着海底。

 

最终,要么活活饿死,要么流血过多而死。

与我们更近的,是穿山甲。

这些体型幼小,看起来可爱的生物,也正惨遭毒手。

因为“穿山”的名字,人们以为它有“通乳”的作用,于是把它摆上了餐桌,当成药材。

商家为了增重卖出更多的钱,会用高压注射器通过嘴部直接插到胃里,将几斤重的米粉打进去。

之后,穿山甲还能活上三到四天天,却每一天都痛不欲生。

而为了获取穿山甲“新鲜”的鳞甲,不法分子更是会活生生地将鳞片从穿山甲身上拔除。

最后,留下一具血肉模糊,在“凌迟”中死去的穿山甲尸体。

以上,都只是冰山一角。

犀牛,多个种类濒临灭绝,部分已经灭绝,原因是犀牛角可以入药。

奥瑞纳克鳄鱼,濒临灭绝,原因是鳄鱼皮可以用作皮带、钱包。

中南大羚,极度濒临灭绝,全世界数量仅剩11只,原因是分泌物可作为香料。

还有抹香鲸、藏羚羊......

这些对人类“有用”的动物,不是已经灭绝,就是正在灭绝的路上。

03

 T H R E E  

除了人类的贪欲,还有一些伤害,是人类在“不经意”做出的。

BBC拍过一部纪录片,叫《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南极洲上的巴布亚企鹅,每天要跋涉长达80公里去觅食,再返回幼鸟身边。

但因为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海湾里满是浮冰,企鹅们根本无法自由地游泳,只能在浮冰与海水之间中蹒跚前行。

最终,越来越多的企鹅妈妈只能在回家的路上,筋疲力尽而死,或是命丧海豹之口。

图 | 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因为全球变暖受到影响的,还有海象。

在北冰洋附近,有一个海滩,生存着数十万的海象。

原本,它们都喜欢躺在海冰之上,但海冰大量融化,它们只能到海滩上休息。

海滩就这么大,数十万的海象只能一只挤着一只,有的海象便爬上了旁边的悬崖。

可来到悬崖的不止海象,还有它们的天敌——北极熊。

每次北极熊一出现,悬崖上的海象总会惊慌失措,本能地想回到海中。

可这是悬崖,不是海滩,它们的逃离,便成了一种“自杀”。

在摄影师短短数日的拍摄里,他们便目睹了至少200头海象的“自杀”场景。

图 | 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如果说,全球变暖,看上去还有点遥远。

那海洋垃圾,则是我们对动物们更直接的伤害。

有一个短视频博主叫“老鲤”,他是一名潜水员,同时也是一个“海底清洁工”。

在他发布的视频里,他在海里发现过废弃的渔网、无数的饮料瓶、食物包装袋、眼镜、鞋子......

五花八门的,都是人类产生的海洋垃圾。

在这些视频的背后,我看过更多惨不忍睹的影像。

我看过,有海龟被一根吸管穿过鼻子,救援人员用工具帮它拔出吸管,海龟也血流如注。

 我看过,有鲸鱼因为吃进了800公斤的塑料垃圾而中毒,最终搁浅死亡。

我看过,有海豚因为被渔网缠住受伤,被渔民扔回海中,最终也只能流血身亡。

在太平洋,有一个面积足足有1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云南省大小的,巨大的垃圾带。

里面,全部是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垃圾。

有人在海边游玩时随手扔的,城市的工厂排的,甚至是人们平时的生活垃圾,都有可能经过周转,来到海洋之中。

海洋,曾经是生命的摇篮。

但如果再这样下去,或许在未来,它也会成为所有生命的坟墓。

希望这一天不会出现。

04

 F O U R 

《狼图腾》的作者姜戎讲过草原上的生态链:

在草原上,鼠和兔是祸害,因为它们繁殖力惊人,一窝鼠兔一年吃掉的草,要比一只羊吃的还要多。

最过分的是,它们还会掏洞刨沙毁坏草场,搞到草原寸草不生。

这个时候,狼就成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维护者——有了狼对兔鼠的捕杀,内蒙古的草原上数千年未发生过鼠灾兔灾。

▲《狼图腾》剧照

直到后来,狼被不断捕杀,草原也因此不断变成荒漠。

而兔鼠因为失去了草原,同样销声匿迹了。

这其实就叫做生态平衡——没有一种生物,可以独自地在这个星球上存活。

很多人总觉得,保护动物、保护环境,是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甚至觉得,一种动物灭绝了,不过就是人类少了一种食物而已。

但事实上,即使我们处于生物链的顶端,但任何一个生物的消失,都可能成为我们灭亡的开始。

动物接二连三的灭绝,那么下一个灭绝的,必然就是人类。

同时,也不要以为保护动物这件事做起来很难。

有很多事情,你都可以轻易做到:

01   不要吃野味,尤其是陆生野味。

无论是为了健康,还是为了避免吃到“牢底坐穿兽”,我们都该管住自己的嘴。

 02 不要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每张野兽毛皮背后,都可能是一桩凶杀案”。

姚明也说过,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03 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无论是平时还是在景区,都不要乱扔垃圾。

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随手进行垃圾分类。

 04 看到违法的事,请随手举报

电话举报渠道: 12315,或者联系各地的森林公安

微信: 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点击“12315”

支付宝: 搜索“12315”——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小程序

要记住,无论是保护动物,还是保护环境,本质都是在保护人类。

无论是为了我们自己,还是为了我们的后代,这都是刻不容缓的。

就像彭于晏的微博说的那样,“在一切太迟之前”。

05

 F I V E 

在全球疫情期间,有一件新闻让我记忆犹新。

那就是,原本几乎不可能在城市里出现的野生动物,竟然都纷纷“入侵”城市了。

在威尔士的海岸小镇兰迪德诺,山羊成为了这座小镇的观光客。

▲兰迪德诺居民卡尔·特里格斯在街上拍下了野山羊

智利圣地亚哥空荡的街道上,出现了来自安第斯山脉的美洲狮。

图 |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日本奈良,一向胆小的小鹿们,走出了保护区,开始探索周围的商店。

泰国的华富里,平时习惯了游客喂食的猴子,也要重新找回觅食的能力。

图 | @网易号

四川雅安,野生大熊猫带着自己的宝宝来到了公路上散步。

武汉的长江大桥上,也出现了一头闷头狂奔的野猪。

为什么?

答案其实很简单:平日里,人类正在挤压其它动物的生存空间。

直到疫情出现,没有了汽车此起彼落的喇叭声,没有了街道上摩肩接踵的人潮。

一切才好像恢复了“自然”的状态。

疫情过后,动物可能又得退回到大自然里。

但或许我们也该反思,如果我们力所能及地去做一些事。

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好。

《别了,长江白鲟》中国青年报

《长江白鲟宣告“灭绝” 更多“水中国宝”岌岌可危》人民网

《白鳍豚真的灭绝了吗?为什么无法拯救它们?》腾讯网

《濒危蓝鳍金枪鱼,日本又一个“海豚湾”》新华社

《人类钟爱鱼翅致126种鲨鱼成濒危物种》广州日报

《科研人员最新研究对白鳍豚灭绝之谜给出答案:人类活动须担负主要责任》中国科学院

《BBC摄影师哭了,镜头里企鹅死里逃生,海象跳崖自杀,满目疮痍》中国慈善家杂志  

 *图: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今日作者/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