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KV来高效率存储数据
2023-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吟游雪人
1.读写形式
通过 mmap 内存映射文件,提供一段可供随时写入的内存块,App 只管往里面写数据,由操作系统负责将内存回写到文件,不必担心 crash 导致数据丢失。
2.存储格式
pb 在性能和空间占用上都有不错的表现。考虑到我们要提供的是通用 kv 组件,key 可以限定是 string 字符串类型,value 则多种多样(int/bool/double 等)。要做到通用的话,考虑将 value 通过 protobuf 协议序列化成统一的内存块(buffer),然后就可以将这些 KV 对象序列化到内存中。
3.写入优化
标准 protobuf 不提供增量更新的能力,每次写入都必须全量写入。考虑到主要使用场景是频繁地进行写入更新,我们需要有增量更新的能力:将增量 kv 对象序列化后,直接 append 到内存末尾;这样同一个 key 会有新旧若干份数据,最新的数据在最后;那么只需在程序启动第一次时,不断用后读入的 value 替换之前的值,就可以保证数据是最新有效的。
4.空间整理
使用 append 实现增量更新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不断 append 的话,文件大小会增长得不可控。例如同一个 key 不断更新的话,是可能耗尽几百 M 甚至上 G 空间,而事实上整个 kv 文件就这一个 key,不到 1k 空间就存得下。这明显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在性能和空间上做个折中:以内存 pagesize 为单位申请空间,在空间用尽之前都是 append 模式;当 append 到文件末尾时,进行文件重整、key 排重,尝试序列化保存排重结果;排重后空间还是不够用的话,将文件扩大一倍,直到空间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