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叨
2020-11-16 本文已影响0人
牙丌
周六下午天还稍早,只等当家忙完手边晴晴和小方的补牙就跑路。
与送纸的栾师傅闲聊: 得知他老家的水质好,而且山清水秀,地处一个大山沟里,现常住人口约一百人,还没有被开发,还比较原生态。
地址位置不算优越,路况且有点颠簸。但的确是本本分分的小山村。村民少,简单。对进村的陌生人老远就喊乎打招呼。不等询问啥也说。村民非常纯朴。
早几年这个村已被城区经济较好的强村合并,年轻的、上学的就过渡到城里。所以这里没有学校、没有卫生室、没有超市(即便很小很小的)。留守村民只种少量的时令菜啊、花生、黄豆、粮食自足。其它的日常用品得家里或村里的年轻人代捎,这是其不便利处。
村上庄有一眼泉,常年不干涸。引神头、樵岭前、八陡的住户来此汲水。这里是沙石山,经层层过滤水质清澈煮后无垢。是品茗的好介质。
小村庄安静、洒脱。时间走到这儿似乎脚步慢了,感染了路过的我们。这里地势高,凉爽。适宜黑松的生长,甚至是一大片,地上是厚厚的一层腐叶松针土。生态且好。
落日余晖,仿佛是一幅水墨画。

再看跑得牛叉的越野车队,在漂亮的山间路上呼啸而过。据说不远处有营地。

这就是池子。安逸的小村庄。

采购上胡萝卜、黄豆、山鸡蛋、平菇。汲上一桶水满载而归。
迎着夕阳西下,在禹王山观景台还帮忙推车,搬石头啥的,有一辆前驱越野车爬陡坡,左后轮悬空差点翻车。碰巧还认识车主。
返家已是华灯初上。煮上排骨(上回焯水后剩下的),炒个豆腐和平菇,打上杯黄豆豆汁,加点花生提味。
放松带来熨帖,享受这个周末在我看来的奢侈小时光。
2020、 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