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技巧】巧妙地使用参数来缓存重复计算的数据

2018-09-03  本文已影响0人  Liburro

先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一个函数接收两个参数,返回这两个参数的和。

def add(a, b):
    return a + b

def main():
    print(add(1, 2))
    print(add(3, 4))
    print(add(1, 2))
    print(add(3, 4))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我们对1和2,3和4分别进行了两次计算,那么add函数每次都会进行计算,然后返回值,如果可以发现1和2被计算过了,以后再调用1和2求和的话,能直接使用计算好的值是最好的,而不用重新计算(如果计算过程复杂耗时较长的情况下,这是非常有用的方式,这里只是简单的进行了求和计算,计算量较少)。

看一下我们的改进方式:

def add(a, b, __cache={}):
    if (a, b) in __cache:
        return __cache[(a, b)]

    ret = a + b
    __cache[(a, b)] = ret
    return ret


def main():
    print(add(1, 2))
    print(add(3, 4))
    print(add(1, 2))
    print(add(3, 4))


if __name__ == '__main__':
    main()

我们对add函数增加了一个字典参数,大家都知道,任何调用如果对这个字典进行了修改,这个字典会一直有效的。
比如第一次调用add(1, 2)的时候:

if (a, b) in __cache:
        return __cache[(a, b)]

(a, b)也就是1和2组成的元组这个key不存在于字典__cache中,那么会执行后面的计算,并且把计算结果以字典的方式存在__cache中,其中key是参数组成的元组,value是计算后的值,然后返回计算后的值,同理3和4的计算类似,那下一次再遇见add(1, 2)的时候:

if (a, b) in __cache:
        return __cache[(a, b)]

发现(a, b)是存在于__cache中的,我们直接返回已经计算好的值即可,而不用重新计算(如果计算量较大,这会非常好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