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日渐「高考化」 ,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入职的起步门槛,如何避
背景资料: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报考人数为457万,比上年增加了80万,增幅达21%。这一报考规模为何惊人?要知道,2003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仅为79.7万,还不及今年较去年的报考增长人数。
为什么会出现持续高涨的考研热?这主要是由招聘门槛水涨船高导致的。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的是学历的相对贬值。当下,研究生学历越来越成为入职的起步门槛。
可以说,当下的考研,已经成为社会竞争与筛选的前置条件。此前,承担这种职能的是高考,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后,这种前置筛选的压力,逐渐转移到考研上。
当下,不仅考研培训机构比比皆是,在一些“双非”高校,大学生活也变成了“高四”,很多人从入学起就集中精力准备研究生考试,真正的大学专业学习反而不受重视。在一些考研大省,很多备考的同学,其刻苦程度丝毫不亚于“超级中学”里那些勤奋的中学生。
2020年,在北京某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复试现场,面试老师和一名考生的对话值得反思。在导师的连续追问下,一名笔试优异的考生答不上来,只能说:老师,您能不能问我选择题?我擅长做选择题。复试导师无奈地说:同学,研究生没有选择题,都是探索题。
考研越来越“内卷”的背后,是社会竞争前置导致考研日渐“高考化”的趋势。相关招生制度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一趋势,根本的解决,还需要回到社会竞争与评价层面。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这些年我们总能听到某个知名企业对外公布,自家企业的研究生占比率多少,博士生又占比率多少,貌似一家企业拥有高智商人才越多,他们的公司实力就越雄厚。
其实,说句公道话,公司里真正干活的人才是真实力。学历文凭只代表着一个人过去学业上的成绩,并非职场上的工作成就。可能会有人说,你不就是那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人吗?
也许这样的说法有点误解了,高学历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包括我自己在内也希望拥有高学历。但比起高学历,我想大家会更青睐于高能力。
毕竟进入职场后,大家都不会再看你的学历,和你的出处。尤其领导,他们更看重的是员工是否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帮助他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难题。
我的同事Z君,他是某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毕业生。进入单位时,他和其它本科生、大专生的员工没有多的大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是大家当中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但他和其他同事做的工作基本上是类似的,所以Z君入职的前期,我们并没有发现他有很多的优势和耀眼的地方。
恰恰相反,Z君虽然有计算机专业的背景,但凡是工作上要用到相关的专业知识的时候,小志的行动就会变得非常的缓慢。
有的时候他还需要别的同事从旁协助,他才能够顺利地完成这些工作。渐渐的,单位里的同事看他的眼神,就再也没有带有原来崇拜的眼光了。
后来,他也尝试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实操训练,但他仍然不能掌握这一块工作的核心技术内容。因此,最后他选择了自愿调岗到单位下属办事处去就职了。
从Z君的亲身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来,对于职场人来说,学历和文凭的作用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而且它更不是大家职场快速晋升的有利因素。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从职场中脱颖而出,成为职场中的高手,那么我们唯有不断地去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和技术,才能有助于我们职场人生的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