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买高档手机,要不要还,值不值
近期,有媒体报道,400余名大学生因涉校园贷遭起诉却无人应诉。这些大学生利用校园贷购买手机等高档消费品,在到期后以“高利贷不合法”为由拒绝还款,且消极应对法院调解,目前仅有3人还款。多数涉事学生都是被放款平台以提供兼职机会为由吸引学生,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手机等。随着平台上兼职机会越来越少,这些商品或贷款成为他们难以承受的负担,不仅影响现在,还可能是未来。学生们的观点是“:国家在打击高利贷、非法放贷,而这个“校园贷”就是非法放贷,所以,他们借的钱根本不用还”。有人说“高利贷本来就是非法的、放高利贷该死,这钱就不该还”有人说“明知学生没有偿还能力,还贷款给他们,凭什么还?”也有人说“校园贷、套路贷害死多少人?法官也是他们的帮凶!”但是说什么都不管用,最后是有法律准绳来衡量这个事情的。
1.其实法律条文上并没有“高利贷”的准确定义,年息36%算不算高利贷?年息24%算不算高利贷?这个利率标准其实也相当高了,但是法律上24%以内利息是绝对受保护的,24到36之间的如果自动给付也是受保护的。
而且,如果仅仅是高利,没有其它违法行为,其实也不过是超过合法部分的利率不支持罢了。不代表连本带息都不用还了。真这样,难道你参与借高利贷能占便宜了?真成了“凭本事借来的钱不用还了?”
2.如果是违法的校园贷、套路贷,估计就不这么玩了。
这种事儿,违法放贷的人通常用这样几个手段:
一、砍头息。借条写一万,实际给六千,利息先扣。这种情况,法律上的规则是按实际给付数额算本金。
二、到期后以贷还贷,不断累加。原借款到期,放贷者会施加压力的同时找其它放贷人再借钱给学生用于还之前的本息,几次倒手下来的本金可能是最初本金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可从最后一笔借贷,你还看不出毛病来了。
3、法律上打击的校园贷、套路贷打击的是什么呢?
目前国家确实在打击此类违法犯罪活动,但主要是打击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等非法手段催收民间贷款等严重破坏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
什么情况下本金和合法利息有机会不用还呢?
除非是刚开始就被骗了,比如有人根本没拿到钱,只是被人冒名使用了自己身份,或者被骗配合了贷款。前者没有任何过错确实可能不用还,后者都未必能完全免除责任。如果确实是自己贷了款、用了钱,本金对、利息没超过法律允许的范围,那么等法院判决本金、合法的利息和诉讼费用都是败诉方承担的。
法院审理案件确实没什么强制力,你把传票当废纸可以,你不开庭可以,可一旦法院判决生效,原告申请强制执行,你就可能上失信名单,法院也可以采取强制手段查封账户、拘留被执行人等等,即使你作为学生真没有偿还能力,光是上黑名单就够受了。有人说我不考公务员,去一般公司上班不查失信吧?可公司要安排你出差,别人坐飞机你坐不了?别人坐高铁,你不让上,你这工作还怎么做?风险预警网收录海量各级人民法院判决文书、企业/个人案件信息、法院执行信息、税务信息、行政执法信息、催欠信息等并每日更新。信息完整,内容真实,查询简便,实时查询企业的工商变更、经营异常、开庭公告、裁判文书、失信信息、网贷逾期信息,环保执法信息,股权出质、动产抵押、股权冻结等信息,帮助用户及时掌握企业异常情况。
总之,社会上确实有老赖不怕上黑名单,那一般是上了年纪,不太干正事儿,或者确实没有能力还钱的。年轻人,为万把块钱上黑名单,其实没有必要。不少打着校园贷旗号的借贷,是针对学生的放贷团伙。见过这么多的案例,我们是否又该反省:“为什么校园贷屡禁不止?为什么即使知道后果,还是有那么多孩子接触校园贷?我们的教育是否该自省?我们的父母又是否该自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