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今天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则消息:一位妈妈到学校给孩子送试卷,怕打扰教室里的孩子学习,于是她脱下高跟鞋、赤脚爬上四楼。
图片来源:@梨视频
一个有修养的人,是无论何时,都不因自身的强弱给别人带去困扰,一个有教养的妈妈,是孩子最好的人生导师!
地铁上,小哥疲惫的背影看得人心酸,明明半截车厢都是空的还是坚持站着。他说:我这一身太脏了,我坐了别人不好坐
图片来源:@A Jie
真正让人肃然起敬的是一个人源自内心的教养!
如果说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的硬指标,那么人民的教养一定是国家的软指标的其中之一。
教养在词典书本上,有着规范的涵义。它看不见、摸得着,却可以通过一言一行外化出来,让他人愉悦,让自己留香。
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喉舌之一,曾经拍摄并播放过一则公益广告。
一个温婉的家庭主妇阻止丈夫关掉阳台亮着的灯,只因为楼下街道上的环卫工人会在深夜工作的时候,迎来妻子送来的温暖加餐。
这户家庭坚持每天晚上点亮阳台的灯,为他们提供光亮以及温暖。
也许,这个家庭主妇和丈夫的行为,只是随手随心而为,只是缘于帮助他人的快乐,但这却能够折射出教养的力量。
因为感情的纽带,我们对于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总是不吝于帮助。
而在面对譬如服务员、环卫工、拾荒者,这些底层弱势群体,能不能真诚地直视对方的眼睛,愿不愿温和有礼的交谈,是不是发自真心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才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其实,这些能让他们从内心感受到尊重的言行,也是教养。
然而,教养并非是生下来就有或者没有的,更不是因为社会地位的提升就会自然而然的获得。
教养是缘于自身的品德内涵和道德修养,潜移默化之间养成的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关怀。
教养,可以是尊老爱幼,可以是主动捡起路上丢掉的垃圾,可以是开车主动避让行人,可以是为拾荒者撑伞,可以是为老弱妇孺让座,可以是公众服务场所自觉排队。
其实,教养真正是积极、真诚、温柔、坚强的内心力量,是善良、谦逊、包容、有度的扶持,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