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崇拜的一位业界英雄前辈
【齐帆齐微课】
李白烈士像上面这张照片是我今年国庆期间在湖南烈士公园纪念塔参观时翻拍的一位烈士遗像。他是我最崇拜的这位业界英雄前辈,与那个家喻户晓的唐代“诗仙”李白同名,是在上海解放前20天壮烈牺牲的烈士、201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看到这张英雄的遗像,我耳边便回想起60多年前,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滴滴嗒嗒”的无线电发报声音和影片中的主角李侠发出的他生命中最后一份电报内容:“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角李侠的原型就是李白。原名叫李华初,曾化名李霞。1910年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张坊镇溪村(现白石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3岁便辍学外出务工。
他15岁那年就参加农民协会,由于在斗争中表现勇敢坚定,当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当地游击组织的少年先锋队队长。
1926年7月,李白带领少先队员们火烧了国民党团防局的一个团部,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少年英雄。1927年“马日事变”后,李白加入了以纸业工人为主体的地下游击队,并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
在1930年7月参加围攻长沙的战斗中,李白看到这场战斗因通讯联络不畅,几支部队没有按时会合,损失惨重。他便认识到通讯在军队作战中的重要性。
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利用反“围剿”时缴获的国民党军电台,建立了党的无线电通讯,并举办了训练班,李白成为无线电训练班的第二期学员。从此,李白就和无线电通信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训练班毕业后,李白被调到红五军团任电台台长兼政治委员。长征途中,他所在的部队作为后卫,奉命掩护主力红军强渡湘江。在激烈的战火中,为了保护电台的安全,他用自己的身体掩盖住电台,向全体无线电队员发出了“电台重于生命”的号召,而这句话也成为他终生矢志不移的座右铭。
1937年,李白受组织派遣,从延安来到上海从事秘密电台工作,建立“上海—延安的通讯电台业务。在上海。他克服各种困难先后四次转移电台,三度被捕,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党组织交付的任务,用无线电波架起了上海党组织和延安之间的“空中桥梁”。
秘密电台让敌人活动的情报很快传到延安,同时党中央的指示也能及时传到上海。李白的勇敢、忠诚、无畏,让党的秘密电台在上海这个敌特麇集之地,像一把钢刀深深插在敌人的心脏。
1948年底,上海正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国民党反动派预感末日将临,便竭尽所能使用新设备和手段侦察我党秘密电台的位置。此时的李白处境危急,秘密电台随时面临被查获的危险。
1948年12月30日凌晨,李白接到一封直接关系着渡江战役进程的国民党绝密军事计划的电报,打开发报机即时上报。突然,警笛声阵阵,他的住所已被敌人包围。在敌人重重包围圈中,李白处之泰然地发完最后一封电报,在结尾处发了三个“V”(代表“万分紧急”),继而销毁了密码,并处置了电台。紧接着,特务和军警撞开了李白的屋门,李白不幸再次被捕。
在被捕后的4个多月里,李白多次遭受各种残酷的刑讯逼供,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严守机密,从而使地下党的备用电台得以迅速启用,继续发挥作用。
1949年5月7日,也就是上海解放前的20天,特务头子毛森按蒋介石“坚不吐实,处以极刑”的手令,将李白等12位同志押至浦东戚家庙秘密杀害了。是年,李白年仅39岁!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
60多年前,新中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的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感动了无数观众。
为了再现李白同志的光辉形象和英勇顽强为党的事业献身事迹,今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组建团队,运用新技术,将这部60多年前拍摄的黑白电影进行转彩色4K技术修复,并在2021年国庆节期间重登各大院线。
李白同志的光辉事迹,将会继续教育、激励着一代代后人继承革命烈士遗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鲜活的力量。
作为一名信息产业的从业人员,我对自己的前辈同行李白十分崇敬,一直把他作为自己崇拜和学习的榜样。我曾无数次观看了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今年七一前夕,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自费到上海参观学习。
期间,我探寻70多年前我党秘密电台和红色通信发祥地的足迹,以及永不消逝的电波英雄事迹发生之地,学习了解李白等通信战线上的革命先辈为党的通信事业英勇奋斗的事迹,进一步加深对红色电信史的学习和了解。
【齐帆齐微课 第229篇 1705字, 累计373867字 ,主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