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和别人约定好的事情放入日程

2020-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阿静VVV

 

前两天我们聊过关于“流程管理与框架管理的区别”,对于每一步都固定可控的事情,用流程管理。而对于在一定范围内可控的事情,用框架管理。

那么,我们平时做计划的日程管理,属于哪一类呢?

在我理解,如果从一天的角度来看,是框架管理。因为会在排日程的时候留出一些弹性时间。这些弹性时间是为了预防日程的提早或推迟。

很多人可能都有排日程表的习惯,那么什么样的事情需要放入日程表中呢?

一般来说,和别人约定好的事情需要放入日程表,比如会议、上课、活动、火车飞机出行等。所以在排日程的时候,放入日程表的事情都是需要做的事情,是具有重要优先级的事。

放入日程表前,需要有2个前提,第1这件事是确定要在某个固定时间点做的,第2,这件事是当下看来那个时间点最重要的事情。

日程表就像一个保送名额,会优先占据未来的某一块时间。

所以,我们在排日程表时,不要排的太紧,日程表需要留出空当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一般来说,一天三个日程就算比较多了。

我们在排日程表时,常常把一些备忘和信息放入日程,这样会显得日程表很混乱。比如每周三晚上播出的综艺节目,这对你来说只是一个提醒,你并不确定是否要在周三晚上观看,这个时候就不要把不确定的信息放入日程表。而要把这类信息放入备忘录。你的备忘录里可以写很多周三晚可以做的事情,这样当周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来选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观察过自己的日程表?前段时间,我仔细一看,发现,但凡是答应别人或者别人拜托的事情,都会在日程表里安排的明明白白,但是自己想做或计划做的事情总是容易被拖延。

仔细一想,发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因为当别人拜托或分配任务给你时,事情往往是非常明确的。比如某某时间点参加会议。中间我们并没有看到别人思考和确定时间地点任务的过程。

但对于自己的任务来说,很多时候都需要从一堆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挑出自己需要的,再做决定放入日程。所以往往我们最初只是一个想法,要变成具体可执行的日程还需要进一步地加工和处理。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感觉有一个空闲时间时,总会被无意中挤占。是因为接受一个任务比分解一个任务要复杂很多。这也是为什么需要锻炼分解任务的能力了。因为没被分解的任务,一直没法安排时间来执行。

再次,日程具有唯一性。安排了一个日程后,就不适合再安排其他日程了。上周三原本计划一段时间上课,但因为考虑到一个会议,取消了上课。周二时因为其他原因取消了会议,这个时候本来也想再安排一个任务来做。但还没考虑好什么任务,又接到了新的安排。所以导致本来空下来的时间又被占用。在这个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日程的唯一性,只有当旧的日程被取消,才能够添加新的日程进去。

所以现在我一般都用一个Excel来管理全年甚至几年的日程,既方便,又一目了然。

 PS: 11 月第1天,新的一个月,一起加油

End

2020年11月1日 星期日

更多文章,欢迎访问我的博客:ajing.site;

公众号:阿静的小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