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高考话科举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启动了,考个好成绩,成功被录取到自己心仪的大学是每个高考考生的奋斗目标。然而理想是饱满的,但现实却很残酷。虽然近些年各大高校纷纷扩招,但每年依然有近六成的学子名落孙山(2021年本科录取率41.63%。这里的名落孙山指的是没有考上本科)。
说到高考,总有人爱把它和古代的科举相比较。究竟两者有哪些异同点呢?本文将系统地讲解科举制度,至于二者有什么关系,还请各位自己去研讨。
一、科举的兴起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于隋代大业元年(605年)创立,停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四日(公元1905年9月2日),整整实行了1300年,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办法来选取进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科举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让更多的寒门学子有了施展自己才华抱负的机会,为国家选拔了许多杰出的人才,同时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唐诗的繁荣与科举制的完善有很大的关系。文人骚客有了用武之地,出现了王维、张九龄、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苏轼、欧阳修、王安石等诗词大家。
唐因隋制,分常举和制举两种,武则天时创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唐玄宗时,诗赋成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
科举制发展到明朝时达到鼎盛。
二、科举的发展
考试类别主要分四种,童试(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生试
也叫“童试”,俗称考秀才、小试。
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县试的主考官为本县知县(隶属于府的州、厅为知州、同知);由本县署理房准备试卷;正场考《四书》文一道、经文一道、五言六韵诗一首;考试时间为一整天;考中者称团案(50人一圈逆时针);录取称圈、团、图或者团案、草案等,有的地方称“轮榜”、“出号”;落榜称“出图儿”、“闷将军”。
府试的主考官是各府知府;考试地点为府衙所在地的考棚或者试院;考试时间为每年农历四月。
院试的主考官为各省学政(三年一任);考试时间为子、卯、午、酉乡试年份的八月;以府为单位;录取者称生员,又称庠生、茂才、博士弟子员、诸生,俗称秀才,第一名称为“院案首”。
学政:明清时期由朝廷派往各省的负责全省教育事务的官员的通称。一般在有进士出身的各部侍郎、京堂、部属等官中选派。明朝时为提学御史、提督学道;清朝时为督学使者、学政使,又称提学、提学使、学院、学宪,俗称文宗、学台、大宗师等。
考上的这些人,就算是有了“功名”,进入了士大夫阶层,拥有了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得随便施刑等特权。同时还享受八十亩田的钱粮优免(万历时),但凡有点儿头脑的人,考中秀才以后完全可以保证无冻饿之虞。尤其那些承揽一县诉讼的秀才,还会有一大笔可观的收入。
这些还只是非正式的科举,而正式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乡试
乡试是省级考试,地点在南京府,北京府和布政使司(13个)驻地。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由于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考试分三场,分别于九日、十二日、十五日举行。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他官员若干人,考试场地叫贡院,一般在城市的东南角。乡试中者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伯虎曾中过解元,故又叫唐解元),二至十名称亚元,其榜称乙榜或桂榜。
考试内容
明代:《四书》文200字,五经文300字
清初:《四书》文、五经文550字
康熙:八股文650字
乾隆:八股文700字
会试
会试是国家级考试,由礼部主持,称礼闱。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的次年即逢丑、辰、未、戌年春季二月举行,亦称春闱。也分三场,考试时间也是9,12,15日举行。由于会试是更高一级的考试,因此除主考(以进士出身的大学士、尚书以下副都御史以上官员充任,称总裁,又称座师或座主)外,同考官等其他官员要比乡试多一倍。考中者称贡士,共录取三百名,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
殿试是比会试级别还要高的国家级考试,又称廷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皇帝钦定。殿试考期一天,于会试揭榜的下月考试。只考策论,黎明入场,日暮收卷。阅卷当日,八名阅卷官分别于考卷上加“〇”“△”“\”“1”“✖️”五种记号,得“〇”最多者为佳卷,取得“〇”最多的十本交于皇帝,钦定御批一甲第一、二、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占三分之一,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占三分之二,赐“同进士出身”。一甲三人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中央办公厅和政策研究室处级秘书)。其他人还需再进行朝考,按成绩授庶吉士(中科院博士研究生)、主事(正六品)、中书(从七品)、国子监博士(从七品)、知县等官,这些都是选为庶吉士三年之后的后话了。
科举名衔
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名称,凡是举人(乡试考中者)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考试都须投状,因此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名为状元,也叫状头。宋代以殿试首名称状元。明、清会试以后,贡士须作殿试,分三甲取士,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
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称榜眼。北宋初期,殿试录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称榜眼,意思是指榜中双眼。明、清两代专指第二名,第三名称探花。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称探花。唐代进士曲江杏园初宴,称“探花宴”,以同榜俊秀少年进士二三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探采名花,探花之名始于此,宋代又称探花郎。南宋以后,专指殿试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袭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贡士:古代向朝廷荐举人才的制度。自唐以后,经乡贡
考试合格的叫贡士。清代,会试考中的为贡士。
会元:科举制度中乡试中式为举人,举人会试中式第一名为会元。
举人:原指被推荐之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明、清两代,为乡试考中者的专称,作为一种出身资格,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简称“发”,习惯上俗称为“老爷”。
解元:唐代,举进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试,故相沿称乡试第一名为解元。宋以前称解头。
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为士大夫的主要途径。明清俗称举人为孝廉。
举主与门生:汉代士人通过察举和征辟人仁做官、主持州郡察举的列侯。刺吏、郡称为举主,被举、被辟的贤士便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后科举考试及第者对主考官亦自称门生。宋太祖之后,进士由御前殿试取录,进士从此成为“天子门生”;同时亦明文规定以后举人不得自称考官门生。
贡生:明、清时府、州、县学的生员,凡已考选升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
秀才:别称“茂才”。本是优秀人才的通称。汉代以后,成为荐举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设秀才科,后来渐渐废去,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明太祖曾采取荐举的方法,举秀才数十人,反以知府为官。明、清两代,专门用来称府、州、县的学员。习惯上也称为“相公”。
从以上流程来看,科举比当今高考却似难上好多个数量级,但两者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给了寒门学子出人头地的机会,都是相对公平的考试。
伴随着科举,也流传下来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代表的就是孟郊那首《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此,祝各位考生在考场上文思泉涌、妙笔生花、至圣附体、春风得意、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