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甘夫人,糜夫人,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凡事不必问俺女流
简书 王俊杰猛
三国演义:“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关公引兵入下邳,见人民安妥不动,竟到府中,来见二嫂。甘、麋二夫人听得关公到来,急出迎之。
公拜于阶下曰:“使二嫂受惊,某之罪也。”二夫人曰:“皇叔今在何处?”公曰:“不知去向。”二夫人曰:“二叔今将若何?”公曰:“关某出城死战,被困土山,张辽劝我投降,我以三事相约。曹操已皆允从,故特退兵,放我入城。我不曾得嫂嫂主意,未敢擅便。”
二夫人问:“那三事?”关公将上项三事,备述一遍。甘夫人曰:“昨日曹军入城,我等皆以为必死;谁想毫发不动,一军不敢入门。叔叔既已领诺,何必问我二人?只恐日后曹操不容叔叔去寻皇叔。”公曰:“嫂嫂放心,关某自有主张。”二夫人曰:“叔叔自家裁处,凡事不必问俺女流。”
熟悉三国的人们,对创业过程中的刘备留有这样印象,即:得战且战,如若不敌,则狼狈逃窜,什么妻子儿女性命统统地抛于脑后。其逃窜的水平、频率及狼狈相就是他的老祖宗刘邦也难以望其项背。也正因为此,甘、麋二夫人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在著名的关公“千里走单骑”过程中,其护送的就是这两位嫂子。
甘、麋二夫人绝对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下的产物。
三国演义 甘夫人 糜夫人在她们“凡事不必问俺女流”、“叔叔既已领诺,何必问我二人”等言语中,透见其柔顺、毫无主见的性格特点。她们的一应之事甚至生杀性命完全由男人来掌控。这样的女性形象,更像是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符号所存在,她们本身代表的意义微乎其微,是以在读者心中也很难形成深刻的印象。
这种形象在长坂坡一役中完成蜕变,尤其以麋夫人在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中的形象尤为感人。
曹兵重重围困了刘备一方,这性命攸关的时刻,赵云在乱军中找到了已受重伤的麋夫人。面对这唯一的求生机会,她却不肯上马,大义凛然地对赵云说:“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望将军可怜他父亲飘荡半世,只有这点骨血。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面,妾死无恨。”
麋夫人为了保护并非己出的阿斗(甘夫人所生),毅然投身枯井而死。她丝毫不顾惜自己的性命,而让赵云从曹军中顺利杀出,救出了小主人。
正是:拼将一死存刘嗣,勇决还亏女丈夫。
这样一位深明大义、坚定勇敢、贤德刚烈的可敬女性,与之前的柔弱顺从截然相反,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种为夫君大业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就是很多男性观之亦不免汗颜。
甘夫人 简书 糜夫人接下来说说甘夫人。
其实麋夫人在世的时候,麋夫人是妻,甘夫人只是妾,地位在麋夫人之下。《三国演义》中每每称“甘、麋二夫人”,更多的是因为她后来在荆州生了刘禅,地位提高了的缘故。也正因为生下的儿子当上了皇帝,母以子贵,甘夫人在历史上地位要远高于麋氏,史书上关于她的记载也多了许多。
这位沛国人甘氏,是三国时代著名的美女之一。
甘夫人生于微贱的家庭,幼小的时候乡里会看相的说:“这个女孩子此后贵不可限,当位极宫掖。”刘备起兵后在豫州小沛时纳得甘氏为妾。后来刘备好几个嫡妻先后丧生,甘夫人便以嫡妻的身份摄掌内事。
刘备到了荆州依附刘表后,甘夫人生下儿子阿斗。
曹操大军在当阳长坂追赶刘备时,刘备丢下了妻子、儿女。全依仗赵云的保护,甘夫人才幸免于难。只是红颜薄命,赤壁之战后不久,刘备刚刚安顿下来,二十岁出头的她就香消玉殒。甘夫人一生跟随刘备东奔西走,颠沛流离,和看相人预测的大福大贵的命运可谓截然相反,她这一生根本没享过什么福。
三国演义 简书 糜夫人综观麋、甘二夫人的生平,甘夫人的命运似乎要好一些:她由妾上升为夫人,死后又被刘备追谥为皇思夫人;后主刘禅即位后,更进一步追谥为昭烈皇后,将她与刘备合葬。
但是,这一切尊荣仅仅因为她是刘禅的母亲,“母以子贵”而已。至于麋夫人,那就太不幸了。尽管她是在刘备落难时嫁给他的,并且是正妻,但刘备当皇帝后却没有追谥她,似乎早已把她忘得一干二净;《三国志》也没有为她立传,仅仅在《麋竺传》里提到那么一句(“竺于是进妹于先主为夫人”)。
糜夫人真可谓是生前备尝艰辛,逝后又那样寂寞。其实这也不奇怪,《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说过:“妻子如衣服”,而衣服是随时可以拋弃的。封建社/会中的妇女,地位就是这样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