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与被问路
文/辛超凡

很多年前我就发现这一点,我走在路上经常被人问路。
那感觉就像迷路的人,在人群中单单要避开其他行人,专程走到我跟前向我来问路:“唉,小姑娘,服装城咋去?”“您看见前面那栋黄楼了吗?那有个公交站,坐67路公交车,在黑大站下车,往前走一二百米就到了。”那次是我读高中会儿去书店买书,碰到一个问路的大姐,我习惯把答案说得细致一点,怕他们听不明白,甚至有时还喜欢重复一遍。
之后的无数次上街,经常碰见路人向我问路。多数时候我知道他们问询寻的地点,能够回答,也有少数时候我并不清楚,我就会说:“不好意思,我也是第一次来这边,我不太清楚,要不你问问那边的环卫大叔,也许他会知道。”我一定要在自己不知道路的基础上,在帮他想下办法,只有这样,心里才会踏实一些。
经常被人问路,我也有些诧异,为什么他们愿意单单在人群中特意来找我问,我的长相很像是很了解路的吗?还是因为我戴着眼睛,看起来文质彬彬?哈,路上戴眼镜的人也不少啊,还是因为别的?无所谓啦,我已习惯被问路了,这种感觉蛮好的。
有意思的是,好多年前,我去沈阳旅行,走在繁华的中街,刚要去买中街大果,被沈阳当地人问路。“你好,妹子,去五爱市场怎么走?”我笑着说:“再走两条街,前面就是了。”他说:“谢谢,匆忙走了。”我心想:太有意思了,我一个外地人,第一次来这里便被问路。至于第一次来沈阳的我,为什么会知道五爱市场在哪里?是我从火车站打车来中街的时候,经过五爱市场,我偶然看到了。其实五爱市场就在中街附近,我没想到还能帮助别人。
今早来学校也是,快到校门口了,迎面走来一个十几岁的大男孩。他从东边走来逆着光,我只看见他跟我讲话,但声音很小,我没太听清,但心里有总预感,他应该是在向我问路吧?我往前走一步,看清了他:胖胖的脸戴着黑框眼镜,手里拎着一袋垃圾,他问我:“请问垃圾箱在哪?”我心里暗笑,以前被问路,今天竟然被问垃圾箱!我站在路口,环顾一圈,最终在角落里找到一个垃圾箱,我指给他看:“在那!”他说谢谢后匆忙走过去。我往前走几步,又看见一个垃圾箱。
心里想着:这小伙子也是,我其实愿意帮助他,告诉垃圾箱在哪。但我内心更希望他自己去找找,毕竟垃圾箱就在附近。
我如他这么大年纪的时候,做什么事不喜欢问其他人,总是自己做决定。现在来看,这样既对,又不对。
现在,我也时常在不知道路的时候去问别人。我喜欢找环卫工人问路,我对他们更有信任感。
印象最深的一次问路,是我去经纬街那里找不到某路公交车,向一个大爷问路。他一开口是重庆口音,耐心地给我说了三种坐车方案。我心里暖暖的,陪他多聊了几句。
一人重庆人,来到黑龙江,背井离乡,离开家人朋友。他在街上工作时遇人问路,他也恰巧知道,愿意多讲几句,我猜他心里也有与我被人问路时的自豪感。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便成了路。路很多,找不到路时能有人暖心地指示,也是幸福。
写于2018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