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自由写-欢迎投稿心情彼岸(散文)诗心朦胧

《传习录》初鉴 五十二

2020-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南川子

引:先生曰:“知、行二字,即是功伕,但有淺深難易之殊耳。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如欲孝親,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實落盡孝而已,學知、利行者只是時時省覺,務要依此良知盡孝而已;至於困知、勉行者,蔽錮已深,雖要依此良知去孝,又為私欲所阻,是以不能,必須加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方能依此良知以盡其孝。聖人雖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功伕。困知、勉行的卻要思量做生知、安行的事,怎生成得?”

南川子曰: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岂是说说就能的,非有超常人之毅力者不能为也。虽然,世上远超常人者不在少也。虽难,然非不能至者。

引:問:“樂是心之本體,不知遇大故,於哀哭時,此樂還在否?” 先生曰:“須是大哭一番了方樂,不哭便不樂矣;雖哭,此心安處即是樂也。本體未嘗有動。”

南川子曰:哭未尝不乐也,乐未尝不哭也。哭乐而本体不动,此言甚能醒人。方知喜怒哀乐并非本体之动,乃是欲之所发也。本体能感知喜怒哀乐,然其并非喜怒哀乐也。一为树根,一为树叶。风能动树叶,焉能动树根。

引:古人言語,俱是自家經歷過來,所以說得親切。遺之後世,曲當人情;若非自家經過,如何得他許多苦心處?

南川子曰:诚哉斯言!如非亲身经历,如何说得通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庚子年九月廿三

2020.11.08于北京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