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的邀请_Samuel Hayakawa_C5_前象征与社会

2019-10-06  本文已影响0人  雾里小太阳

语言用于说明事理的用法,与更为古老而深刻的用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生活中,我们只有一小部分语言是用来陈述事理的,并且将语言运用作纯粹陈述事理的工具,还是历史上比较新近的事。在这样的语言诞生之前,我们彼此之间的沟通方式,大多数情况下,是将言辞当成生声音的,表达感情的一种姿态进行运用,叫做前象征Presymbolic,这在自然界体现的非常显著。

我们彼此的生活中,前象征用法和象征系统在语言中同时大量存在,我们的日常语言中,一旦显示出强烈的感情,则前象征就会尤为显著,而对于前象征意义的注意力和敏感程度,往往会随着教育程度的上升不断被弱化直至忽略。

人们在运用前象征进行口头表达时,不会特别在意字面意思究竟是什么,反而能因为自己的表达和声音,体会到一种活跃的快感。在公共场合中,人们倾向于对一些毫无知识交换可能性的话题发表或者交换一些观点,来打破沉默,缓解尴尬,为了说话而说话。这样的谈话实际上不是为了交换信息,而是为了以最低的成本来建立交情,因为一起谈话是集体活动中最容易做到的。在这样的社交话题里,重要的结果是大家一起讲话,谈什么反而不重要。

因此,在选择话题时,我们彼此往往都会遵循一个无形的原则,即小小翼翼的选择立刻能得到对方同意的话题。大家不但谈话要在一起,意见也要一致,而这样的情况发生很多次之后,就可能会在更多其他的地方达成一致,彼此之间的兴趣爱好,政治见解和文艺兴趣会互相碰撞出交集,作为成为朋友的第一步,而在此之后,真正的友谊和合作,也就可以开始了。

虽然上文这样的故事开头往往是陈词滥调或者相互敷衍,没有多大意思,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是不可缺少。称之为寒暄的工具,让我们获得了和他人看法一致的机会,从而开始交流的第一步,还能帮我们结交新朋友,开辟新的交往关系。

另外,前象征除了在个人对个人的情况下运用频发,在各类团体中运用的更为明显,尤其在宗教集会,政治党派,爱国组织,科研团体,职业协会等等有所体现,没到一些时候,我们彼此就会聚在一起,穿特别的服装,或者做特别的活动,带上旗帜或者徽记,写几篇用传统词句构成的演讲辞或者布道文,而我们往往明白这些言辞并不是要给听众传播什么新的知识和新的感情,而是另有作用。

仪式性词句的力量在于重新加强社会的团结,即重复刺激大家对于一套套固定的言辞做出相同的反应,彼此能一致认同这样的前象征,人类的社会才得以勉强维持表面的完整,不至于朝夕之间就彻底崩溃。这样一套根据我们彼此习惯,而非知识和意义形成词句,以传递强烈的情感为目的,对于不属于那个团体的人,则会听上去毫无意义。因此,当语言变成一种仪式,则会严重弱化和词句原来的意义的关联,甚至毫无关系。

通常来说,前象征用法完全可以不用文法,句法,或者能够清晰念出的象征言辞,就足以完成任务。人们会用表情,动作,音高,音值或者其他方式来表达内心的需要,不过在我们彼此之间仍然是运用语言较为习惯。了解我们日常语言所包含的前象征成分非常重要,我们的生活中的沟通不是反复地向他人询问事实和陈述事实,言之有物,说话算话,大多数人也无法实践,更多的情况下,我们要在确认彼此态度和想法一致,或者相信对方喜欢自己的前提下,才敢直接表达。

同理,在人生和文学里,不能拘泥于字句,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前象征意义,替代了字面意义作为它所理当含有的真正意义。我们之所以会对世界,人类和民主政治抱有大量的悲观看法,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将基于象征语言的解析标准运用到了前象征言辞中,从而引发了预期不一致所带来的激烈冲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