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平线

2019-02-14  本文已影响0人  天雨流芳读书去吧

    我是不喜欢看乌托邦小说的。那些为众人所称道的,诸如《百年孤独》、《动物庄园》,读完之后都令我倍感恶心与厌恶。我明白这些书所希望传达的涵义,但是乌托邦的概念,尤其是这种物极必反的乌托邦,在我的脑袋里总是如蝇在食,吐之为快。可这些是西方人眼中,戴上了政治色彩的乌托邦。不得不说,《消失的地平线》这本书,是它的气氛与意境吸引了我。当乌托邦带有了东方意蕴之后,从格非笔下的花家落,到这里的蓝月山谷,心弦颤颤生共鸣。

    为什么呢?也许正是因为这里的“中庸”精神是我一直所做不到的吧。Conway问Chang,如果有一个村民极度热烈的爱上了别人的姑娘,非她不娶,视她为生命,那你们会怎么办呢?Chang回答说,那另一位也许就会谦逊的让出这个姑娘,成人之美了。我是一个苛责的人,对自己苛责,对他人也苛责。凡事总想做到完美,二者完美的背后却总是对自身精神力的及大消耗。Conway,Chang, High Lama,都是践行中庸的人,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尊重规则,又不拘泥与规则。面对挑战与危险,又不纠结于挑战和危险。包容各种外来的思想,但也不吝啬自身思想的输出。Blue Moon Valley的快乐不是张扬的,热烈的,而是归于平淡和谐的。这也许是我一直追求的潇洒吧。

    其实在读到HIgh Lama向Conway讲述蓝月山谷是惊涛海波中栖身的小船时,我是极度不赞同这种观点的。此处让我联想到了《追风筝的人》。曾经我的语文老师便评价这本书说,你们只看到了主人公的自我救赎,却没能从更大的格局看它的历史背景。在阿富汗战争中,厌恶战争、逃避战争是众生相,但是谁又去面对战争了呢。反战是一种好的思想,但不是战争的解决方式。身处乱世,便要适应乱世。孤身避世,在雪域山谷中寻得自身的平和,而不顾世间人的苦难,算何英雄?能够出世再入世方为佛,而抱着不打算入世的心态出世又算得什么真正的出世呢?但是文末的一句话让我明白了。Conway说他是give up wisdom to be a hero。可见在这本书中,出世和入世是两股不断博弈、牵扯的势力,正如Conway所说他是夹在两个世界中的人。蓝月山谷的人们,连同Barnard,过于出世,他们只渡己,却不渡众生。Mallinson从未出世,但求现世满足。Miss Brinklow看来出世又入世,渡己又渡人,但实则从不在实际,而在宗教的层面,所以也只是自身出世了而已。而Conway是一个真正已然出世,而又入世渡人的人。在蓝月山谷他已是古井无波,但是对于Mallinson和Lo-Tsen的欣赏与爱终究是促使他以离开出世的世外桃源为代价,帮了Mallinson一把。复而入世对于Conway是痛苦的,但是对他而更是另一场修行的开始,蓝月山谷一直存在于他的心中。

    世界是唯物的,所谓唯心,何尝又不是服务于唯物的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