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原生家庭痛点,你中招了吗?
《都挺好》这部电视剧近日开播一段时间,广泛引起共鸣,原生家庭的爱与痛过于真实的呈现在眼前。
痛点一:重男轻女
苏母为儿子牺牲女儿,为大儿子去美国上学不与苏明玉沟通卖了她的房间,为了小儿子工作结婚又一次上苏明玉牺牲去上免费师范等。就如《欢乐颂》的胜美的父母一样,苏母原本也是重男轻女家庭出来的,大概长久洗脑式灌入的思想,这种重男轻女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所以多数还是重男轻女的,不过也是因为穷,穷是原罪!
老一代人都会认为男孩是一个家的传承,女孩子总是嫁出去的!所以家里有任何资源都是男孩的!
痛点二:“扶弟魔”
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下,认为哥哥弟弟好了,自己娘家有底气了自己在夫家不受气!所以古时候就有那种为了弟弟而轻待自己孩子的。同样,也因为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的缘故,也可能造成苏母被忽视的存在,那么嫁人之后弟弟需要自己的帮助,就有一种被需求感。说白了就是一种虚荣感作祟。
虚荣感每个人都有,重点在于尺度与底线!
痛点三:奴性式 不作为
苏父在苏母在的时候,听苏母一切的安排,女儿被轻待了,在与苏母争论时候,也就拉住女儿不让说,被女儿苏明玉说怎么不帮她一下的时候,又借故去厕所!苏母强势的如山一般压制着苏父!苏父习惯了什么事都让苏母去出头做事!但他在苏母去世后,有想翻身奴隶把歌唱,在儿女面前作威作福!
其实,苏父奴性思想在作祟以及自私自我的性格,遇到事情喜欢逃避!你说你为女儿绝地反击一下苏母会怎样?不过,也是生活本就是艰难了也许苏父争执了结果还是一样。
痛点四:愚孝型大男子主义
大哥苏明哲算是个愚孝的人,但又不能算严格的愚孝!少年时代看苏母对苏明玉,选择不作为,也许因为自己的小心思!对苏父想到美国,不考虑妻子的想法!对公司被裁员计划时,同样不考虑妻子的建议,大男子主义同时又有些虚伪。
痛点五:啃老族 妈宝男 过分宠爱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苏明成从小甜言蜜语,之后苏母就会将他需要的给他,太过容易得到的东西,人们总会习惯的去选择轻松得到的,而不是改变自己强大自己获取!苏母去世后,明成大哭,感情上依赖的母亲去世固然伤心,但更多的是没有啃老的对象了!但真的是万幸有个明事理的老婆还有一下自己的小可爱,不至于是个特别令人讨厌的角色。
痛点六:压迫剥削型
苏明玉算是被压迫的,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认同,剥削自己去上清华的梦想!也许儿女多了到最小的时候,父母发现无能为力了然后也就牺牲了你!就如现在要二胎一样,经济条件不太好,要一个就能给好的资源,要两个就潜意识会均分一些东西,然后资源可能就没有那么好了。但也许兄弟姐妹本身也是一种幸福,孤独也是很可怕的!
所以原生家庭是造就孩子性格,面对事实的格局态度!但原生家庭不能影响人一辈子,关键在于你自己以后的成长!每个家庭谁又能保证没有瑕疵呐?存在即是合理,努力消化不好的,变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