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的结构化——数学课程标准学习小结(三)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807:
宜阳县董王庄乡小学
一、教材
首先拿到教材,新知部分是按照知识背景——知识形成——揭示联系,或者是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来安排的。教学时要顺应教材的安排次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注意教材上面设计的问题,不仅是计算解题,还要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数学活动过程。课堂上不仅要指导学生计算解题,还要注意根据教材上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要利用图文并貌的教材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的素材都是贴近学生现实的,教学时要注意与生活紧密联系。
二、教学方式
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教学目标,要紧扣核心素养,注意单元整体设计,通过大单元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意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比如一年级百以内加减法,在进行逐题的学习中,一定要不断的建立起完善的结构。最后学生以完整的能力结构掌握了本章内容。
教学方式的选择,要让学生经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提高参与度,凡是学生能做的都让学生做,重视预学,重视四基的熟练程度。重视探究能力,鼓励学生有个性化的想法。重视小组合作中的分享交流。重视整合度,鼓励学生关注大的知识结构,形成结构化能力,能跨学科思考。创设真实情景,重视设计合理问题,促进学生思考。
充分利用双师课堂视频,利用多媒体丰富的教学场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利用数学专用软件,提高口算能力。
三、评价
课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答案的对错,还要关注学生对基本思想的把握,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根据学业水平,考试遵循课标,内容比例大体一致,主观题为主的特点。要重视各章知识的教学,不仅要注重计算解题,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根据试卷考察意图,明确每道试题考察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平时对教材习题和教辅习题进行训练时,就要注意分析每一道习题体现的知识点和核心素养,以及其巩固、复习、应用、拓展的不同作用,针对哪一层学生的需要。
重视单元测试,单元测试结束后,要分析全班学生评价结果的变化,了解教学成绩和问题,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原因,寻求改善教学的对策。同时把学生进步的方面及时反馈给学生。
总而言之,从结构化的视角看待教学,从横向纵向的不同角度看待教学,注意各个要素的互相配合,力戒教学行为简单化,片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