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人间信》小记——同来人间走一遭,“信不信”由你
看完《人间信》了。心情很复杂,从阅读初期的强烈期待,到逐渐平静,再到内心的翻涌纠葛,最后在深沉的感动和思考中合页。也许一声叹息是我作为读者给这部作品最强烈的反馈,但这篇更文,也想谈谈这本书里,我看麦家的创作“路径”。说得对,大家互作分享。不对的,也全当胡诌八扯,信口开河吧。
几年前读过麦家的谍战三部曲,依稀记得自己点灯熬油也要提着一口气把大几十万字的厚厚一本书读完,紧张感似乎在阅读时从未下线。再说《人生海海》,真的是熬了通宵看完的,后半夜看到高潮迭起忍不住掉泪,噼里啪啦地砸,落在书和前襟上,真是感动得一塌糊涂。前三部如果指向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群,后一部则更大限度地靠近我们的生活。一切有章可循。而这一部呢?个人感觉麦家在这沉淀的五年里,将宏大又悲切的时代感和细碎且悲伤的生活调更完美地糅合,全文像是一个人坐在你的对面听他说话,一双枯老的手时而努力拽你的胳膊,时而擦拭自己斑驳的面颊,再一会儿又看见瘦小的身影蹒跚远去。在夜一般安静的叙述里,二十一万字一点一点地钻进你的心里去。
一贯沿袭了一点不花哨的麦家的文字风格,但在这部作品里我看到更多的细节描写。这些段落使得文字更为鲜活生动,而且毫不造作,画面感满满,且由此带来的思考也随之而来。似乎(只能说是似乎,因为曾经看过的作品细节想不起了)曾经的作品在故事情节方面更胜一筹。
《人间信》,这三个字何意?我是带着疑问从头到尾读书的,看完最后一个字,我姑且说说。“人间”二字好解——是生活,真实的生活,是苦难,是不堪,是挣扎,也是希望与失望的现实。这个“信”字,着实花些功夫和语言。我觉得首先代表一种信念,它是文中三代人对不同时代和环境的生存考验下的希望,因为它的存在,生命才得以为继,甚至最终算是好的结局;其次,它应该代表一种相信。虽然家中出了个那般“潦坯”的男人,经历了那么多意外,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终究每个成员都“相信”对方,也才让这个故事走到了最后。
这个作品是通过“我”的眼睛,见证了几十年社会的变革和家庭的变化。从“潦坯”父亲开篇,到意外失而复得,寻到已痴呆(帕金森)的奶奶结束。一个混账无用且犯下累累错误的男人影响和牵动了一家人的命运,从好到坏,从坏到好,像坐过山车一样,满足了读者对每个槽点的心理需求。我对文中那箱承载“家法”的铁钉印象极深,虽然只读了一遍,但感觉这箱钉子其实是个隐喻,代表着这个家庭中缺失的男性担当,同时,也有一重精神桎梏的含义在里边,这一点在文末“我”看到母亲对父亲那件拆了又织织了又拆的旧毛衣没完没了地操作,也挑明了这层含义。在我看来,整部作品更强化了女性的精神力量。
想聊聊文中几个人物的设定(结合是否有“信”试着分析):
*“我”(从“不信”到“信”的成长)。一个本该有着不错家境的男娃,却因为摊上个被外人人人唾弃的父亲逐渐走向抬不起头做人的困境。后来因为大义灭亲,让自己的人生重新回到“正途”,也在成长中认识到错误的作家。
*“潦坯”父亲(“不信”)。生得一副好皮囊,也因这副长相赢得了母亲的青睐。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被奶奶宠坏,活得一副赖皮相。一辈子好吃懒做、不务正业、不走正道、游手好闲。人设四个外号便可概括——大奶嘴、老童生、活鬼加日本佬。
*奶奶(半“信”)/母亲(“信”)。我觉得她们虽是两代人,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合二为一。都有男人为天的落后思想,认死理的倔强性格,坚硬的外表却有颗宽柔的内心,还有奇怪的孝悌思想。但是母亲显然又和奶奶不同,在对待儿子的教育问题上还是有着极大差异性的。
其他女性:
*小姑(不“信”),开篇即死。和父亲是同胎生,却因重男轻女的思想被毒害一生,宁可死不要活的可怜人。即使死了,也在后边的年月里作为家里的“耻辱”。我觉得这个角色的设定主要是为了显示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带给女性的伤害,也让人对父亲这个角色的养成更添了几分憎恶之情。
*大姐(不“信”)/二姐(半“信”)。女孩本来就不受待见,又因为“我”的出生,她们两人的日子一个不如一个。在经历诸多家庭变革和对“我”的积怨后,大姐选择嫁给外乡养蜂人逃离家庭,二姐则把对“我”的恨意转嫁给自己的男人,差点杀死“我”,但她选择守候在娘家门口有把帮衬。其实,在二姐这个角色的设定上,我觉得作者有意加入了“反抗”的色彩,只是他选择先让女性间接完成这个“任务”。
*小妹(“信”)。这是个看上去更“惨”的人物。她的成长更是坎坷,年轻/嫁人前吃了所有的苦,包括与母亲颠沛流离,靠乞讨才能在父亲坐牢的地方活下去。后来勇敢选择嫁给一个大自己十几岁的有钱人,成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无论穷苦或富有,一直选择与母家坚守。但终究还是没逃脱“只剩下钱,失去家庭”的困境。
*知青娄老师(“信”)。很短暂地出现,是将“我”推向另一个人生走向的转折点。
*干爹一家(“信”)。蹒跚学步时,因为被不靠谱的父亲丢掉,险些丧命的“我”被干爹救了一次。多年后,因为对父亲和生活的绝望,“我”快死掉时被二哥又“救”了一次。他们对“我”来说是在这个世上留存的一束光亮和温暖。
*白毛/陆军(均不“信”)。同学,虽是同窗,却因“我”的成分问题和现实瓜葛将我推向绝望的人物,但也需要他们帮助“我”完成转折。
*蒋琴声(“信”)。同学,因为故交,也算是我学生生涯中温暖回忆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唤醒“我”和家庭重修的起点人物。最后远走加拿大,她算是自我选择命运较早,且人格正常的人物,也是让“我”意识到“家”才是一个人的根的人物。
整部作品在希望与绝望中不断交织,通过不同人物命运的发展推动情节环环展开,扣人心弦。在我看来,爱与恨,成长与和解,坚持与信念是作品想要传达的主旨。在推进人物转变的节点上,麦家让“我”在绝境时选择另一条“生路”,用血淋淋的家族背叛作为代价,改变了自己人生。我想,这样的事情在那样的年代一定是合理也合情的。
就像开篇时对书名“信”的分析,这个“信”与“不信”可能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