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英雄》
刚好八一建军节,来影院看这部关于消防员的电影。
首先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
人在选择某种职业,或者说选择某种人生之后,就必然要面对很多责任。社会上大多数人是有责任感的,和有职业操守的。军人某一方面是用自己的生命履行责任,责任感付出的时候换取的也是生命,或者更多的生命。这就是其比一般职业更加伟大之处。
自己曾经有与军人有过小段时间的接触,在今天看了这个影片后,又萌发了另外一个想法,就是平凡化军人,他们其实很多时候,或者说生活中更多的时候,是平常人,吃喝拉撒,坏毛病,好习惯都有,当成普通人去交往和相处,其实是对军人人性的最大尊重,切忌道德绑架,过度幻想,你应该怎么样,怎么样,这样的要求尽量不要有,关键时刻他能记住自己是军人这个身份,不是别人对他的要求,而应该是他对自己身份认同的一种潜意识,大概是我们外部环境和军人培养该有的方向之一吧!
今天还结束了《青铜葵花》的阅读,之前应该看过,只是忘记了。边看的时候边有看过的感受。有很多点,还是会触动自己,泪流而下。
身份的转变和逐渐认同,对职业的规划,都是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又叉开会想的问题。不单单是阅读情节,这么简单的阅读了。如果和一群孩子交流,该交流什么?首先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自己之所以会感动,会喜欢看的一个原因是,里面的老牛,里面的哥哥,里面的奶奶,这样的人物设定,与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很相似,问题就出在这里,个人体验的交互是我受感动的原因之一。那没有这些生活经验的人,读这本书的时候又会有什么感想呢?会感动吗?感动点会有相同吗?没有生活经验的成年人和我的感动点相同吗?没有时代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未成年人和我的感动点相同吗?这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值得去探究的问题?
这是两个孩子,两个家庭之前的一些小故事组成,孩子是主角。孩子和家庭氛围,包括环境和社会氛围,作者都在营造温暖,感动,祥和的气氛,但这些美好里又有很多苦难,这是社会给予的,或者说是事物发展可能会经历的。
作者最后代后文《美丽的痛苦》,让自己似乎更加明白了文中要表达什么,作者想要表达什么,孩子们看得懂吗?能去感受吗?只有鼓励他们阅读,陪着他们再读,探究他们读的过程,大概是解决这些疑惑的最好方式。
结合曹文轩关于对苦难的看法和理解、希冀与探究,再结合今天看的电影,更加结合这两天自己生活中发生的私事,又萌发出了自己对于生活的一些理解,这些理解,有观念上的冲击和新转换,也有对人生和日子的另外一些思索。
选择了某一种职业,就有它的利与弊,利弊的范畴自己可以再深度拓展一些,想得透一些。对于你来说,土建公司的工作,利弊在哪些,这里的利弊有广义上的,也应该有相对你来说的,分析发现后,再去表探里。是你应该去做的,更利于自己的人生走向的一个思想动态的形成。
选择了一种关系,首先应该要为之坚定的信念,而不是一有挫折就退缩的想法。不要一和信哥闹不开心,就打退堂鼓,昨晚竟然有想回老家的想法冒出来,这是之前没有的。
选择了一种人生,并赋予了它某些关系,就应该尝试去寻找贴合的行为方式,相处模式。闲空的时候,让自己如何更好的感受生活,才应该是生活的重心。
最后关于苦难,苦难不是你可以选择,但是你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这是可以选择的。曹文轩给自己的启示是,值得借鉴。苦难是每个人的人生写照,面对苦难,乐观主义是自己要去学习的。面对苦难,我们需要有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欢乐固然值得赞颂,痛苦又何尝不是呢!应该用苦难和欢乐锻炼人类和自己开展伟大的灵魂,也为自己寻找心灵平静的归宿和栖息地。体味二者,方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离开人生时的甜蜜。这样的感受还没有,这样的想法以前也没有,可以去尝试做一做。
今天静心,让自己想到了以前自己对生活状态的憧憬,读书,生活,新知,给现在的生活重新注入以前的感知,再次出去,带着这样的想法感受生活;用这样的想法去体验和处理现在生活关系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