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没看书,就谈谈“书评”本身吧。

2017-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黑砂千帆

自从朋友圈霸占了我的大部分时间之后,看书越来越少了,有时候拿起一本书, 自己都觉得是在附庸风雅。至于写书评,那就更是上世纪的回忆了。

所以最近我跟书的关系,就变成了:与其说是看“书”,不如说看“书评”来的更贴切。

看的最多的“书评”,是“实用”类书籍。写书评的人也比较容易操作,就按照目录一条条扩充下来就可以了,就是现在流行的“拆书”。对于“没时间”一族,非常好用。比如《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看的人就跟直接读完一本书一样,根据骨架填肉,对号入座。作者用了好几年写出来的书,一下子就被咱们给吸收了。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弊端,那就是写书评的人到底对原著理解的多深,看书评的人既然是快餐思维就非常有可能断章取义。有次我为了在分享会上发表《断舍离》,认真读了两遍原著,还查了相关资料。后来发现很多人都在滥用“断舍离”这个概念,还有人写了檄文来批判断舍离拖人类文明的后腿,觉得特别好笑。

另外有一类“书评”,基本上属于小时候常被要求的“读后感”,联通了我学生时代几乎大部分的痛苦回忆。以至于直到现在还很佩服那些在豆瓣上知乎上写书评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感想呢,大家到底是怀着什么心情想要提笔把看过的书议论一番呢。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这些书评,本身写的也非常的厉害,用了好多词汇和修辞,看完了也没太明白原著到底说了啥、想说啥,而且如果不是自己也看过原著,很难产生共鸣。

现在小诺上学,每个假期都要求读指定的书籍,然后写读后感。以前一二年级的时候,作为家长都得参与一下,毕竟字都还认不全呢嘛。

有一次我有感情地朗读了一篇指定书目的文章,完了问诺
“有啥感想?”
“没啥感想。”
“没感想不行啊,要交作业呢。”
“本来就没有嘛,妈你随便编吧。”

这个读后感是要参赛的,我一共帮忙编过两篇,编的时候就想“这不酸不咸的感想要是有人觉得好就奇怪了”,结果果然啥都没得着。

今年寒假,小诺选的指定阅读书目是《牧犬兄弟》,我说“我帮你啊”,他说“不用,这本书特别好玩儿”。我问他讲的啥,他说:“牧场里有两只小狗,一只小时候被老猫偷走了,另一只跟亲妈牧犬一起长大。后来亲妈因为保护牧场牺牲了,小主人就培训他们兄弟俩保护牧场报仇雪恨,结果那只被老猫偷走养大的还学坏了。我就看到这儿,等我看完给你讲,实在等不及我也可以把书借你。”

能用自己的话讲明白的,才是真正看懂了。

此话果然不假。

读书之后,变成自己的东西输出出来,才算是完成了一整套“读书”的动作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