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素随笔跑步团想法

奔跑

2024-02-18  本文已影响0人  独寻清寂

昨天晚上,读到了史铁生老师1988年的一篇散文《我的梦想》,里边写到他虽然身有残疾,却是一个地道的体育迷,各种体育项目尤爱田径,而且毫不掩饰对美国田径名将刘易斯的喜爱与崇拜,说看着刘易斯跑起来,“你会觉得他是从人的原始中跑来,跑向无休止的人的未来,全身如风似水般滚动的肌肤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

作为粉丝,他目睹了当年奥运会上,刘易斯在百米决赛中惜败约翰逊后的茫然若失,看见了所谓“最幸福的人”的不幸,又看着刘易斯在次日跳远决赛中凭着8米72的惊人一跳夺冠,更加深切感悟到,任何记录终有局限。一个健美的躯体,一个了悟人生意义的灵魂都不可或缺。前者可以祈望上帝恩赐,后者却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

都说读史铁生老师的文章,后劲很大。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作为一名资深的田径爱好者,读到他的这篇文章,其中的震撼丝毫不亚于读到他的《我与地坛》。他是真的理解奔跑的美与价值,尽管受限于生命的困难,表达出来却是如此明朗和快乐。即便只是聊聊奔跑,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显幽暗的内心,生命的意义从来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

带着这些感悟,今天早上,重回熟悉的南湖公园跑道,用一个久违的10公里,开启了龙年的奔跑历程。50分钟的时间里,思绪慢慢激活了记忆里那些光影的暗格,隐约之间,一个接着一个打开,从模糊到清晰,看见那个从孩提时代一路跑过来的身影......

小时候的跑步套装

小学时候的我,整个人很清瘦。可能是觉得,儿子看上去比较瘦小,需要增强一些抵抗力,大概从四五年级的冬天开始,每天早上,天还在等着蒙蒙亮,爸爸就把我叫起来,父子俩沿着院子外面的公路跑上一大圈,现在回想,大概也就两三公里的样子。这样坚持了快两年时间。

关于那段晨跑的记忆,似乎已经有些模糊。留在印象里的,更多的是冬天早上的冰冷,黑黢黢的路面,还有那个年代最流行的一种绒衣绒裤,很柔软,通常有深蓝色、粉红色两种。两边长袖上和裤子两侧都有两条白杠。冬天可以作棉毛衣、棉毛裤穿,跑步时就成了套装。

而运动鞋,也是那个年代最为经典的,我们称为叫“白网鞋”,鞋面很白,鞋底其实很薄,穿上去感觉很轻盈。当然,肯定还穿过绿油油的解放鞋。橡胶鞋底,帆布鞋面。鞋底黑色,鞋帮黄色,鞋面则是绿色。会比白网鞋耐用,但不怎么透气。

没有塑胶跑道,没有GPS手表,没有吸汗快干的跑步服,更没有强大中底、酷炫透气的高科技跑鞋,那个时候的奔跑,和当年的记忆一样简单,只需要跑,只需要坚持,反而更纯粹,更直接。

这就是我对跑步的最初印象。感觉不到它好玩,但也没有觉得特别枯燥。不过,耐力、心肺功能的基础包括意志力,应该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缓缓萌芽,茁壮生长。日常和院里的小伙伴们玩一些需要跑跑跳跳的游戏,慢慢也成了当仁不让的主力。

“能拿第一,就绝不拿第二”

就这样到了初中,简单的奔跑里开始有了一些神奇的飞跃。每年元旦,母校都会热热闹闹组织一次迎接新年的越野跑。从校门口一直跑到县城边缘的一个农场再折返回来,初中组的距离应该有个六、七公里。初二那次,我在整个初中组的比赛中拿了第一,那也是人生中第一次品尝到冠军的滋味。

很快,学校田径队的教练注意到了这个清瘦的小子,让我参加三月的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就这样,每天放学后,我来到田径场参加校田径队的训练。从小时候的瞎跑开始了一招一式的打磨,有氧到速度耐力,呼吸到节奏,步频到步幅。

和科班出身的体尖生们相比,我还显得有些拘谨,尤其是热身环节的行进间动作练习,因为还不熟练,怕被别人笑,总是不敢放开手脚做。暖心的教练告诉我,不要怕,从来没有最标准的跑姿,一切技术动作只是为了辅助你,找到属于你的节奏!

我若有所思,默默加练。三月的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主场作战的我一点儿没有拘谨,一口气拿下了初中男子组800米、1500米、3000米三个冠军,让一众体尖生瞠目结舌,更宽慰了教练的慧眼识珠。

这一刻开始,初中,高中,大学,从此前的炭渣,红土,到而后橘红的塑胶跑道,一条半专业的田径训练及比赛的历程,沉闷、枯燥、艰辛,洒满汗珠,也硕果累累。从最初的中长跑到后来达国家二级的400米,我一直铭记启蒙教练的那句话,底子不一定最好,但我可以让自己的节奏感最好!从学校的越野跑到一步一步登上更大的竞技舞台,我一直秉承我的比赛格言:“能拿第一,就绝不拿第二!”奔跑是一种信念,当你站上跑道,推着你往前的是实力,让你登上领奖台的是信念!当然,两者都没有诀窍,唯有勤奋。

我与奥运圣火相拥了20秒

走上工作岗位后,因为田径运动的专业性,几乎没有了参加正式田径比赛的机会。不过,由奔跑延续开来的运动习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生活的一种不可或缺。

学生时代就热衷的足球、篮球、排球,与团队协作和一切技术动作相伴的,也是一种奔跑。而有了田径运动的体能基础,又饶有兴致的开始学起了羽毛球、网球、气排球,每学一样都还能像个模样,从此,单位同事给了我一个新的外号:全球通。我常常调侃,是全球通噢,不是神州行。

这个时候,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超越强身健体的外在追寻,我更看重它对于毅力、恒心、团队精神乃至心理素质的一种磨砺,对于艰难险阻与繁杂琐碎之间,始终保持从容淡定、稳扎稳打的一种激发。大学毕业回到家乡重庆工作,二十来年,见证了年轻直辖市的飞速发展,也欣慰于自身坚定、务实的每一步,以及一点一滴堆积起来的满满收获。

2008年,这一步令人欣慰的走到了北京奥运会圣火的面前。我荣幸地成为重庆本土选拔的250名火炬手之一,参加了奥运圣火在重庆的传递。原计划每名火炬手可以跑200米,我为之兴奋和想象了好久好久,应该如何完成这200米的奔跑。

后来被告知,每个火炬手只能跑20米。我唯有告诉自己,慢,慢,慢。可是,当奥运圣火真正在我手上的火炬点燃之时,全身上下,一股急欲奔跑的冲动不可抑制的奔流涌动,几个箭步就已一跃而出......等到我用火炬点燃了下一棒火炬手的火炬,工作人员过来熄灭了我手上的火炬。

我仔细回味了很多次,整个过程,我与奥运圣火的亲密相拥,总共可能只有20秒钟。不过,这已经足够,她让我更加确信,一路艰辛,无论哪一个赛道,奔跑,总有价值!

“跑过风景跑过你”

大概2012年吧,因为工作岗位变动的原因,和同事、朋友们相约打球的时间渐渐少了,运动换成了时间更为自主的跑步与健身房锻炼。重拾老本行,学生时代的越野跑,最远就跑过10公里,而这一次,我想赋予奔跑更多的意义,尝试挑战马拉松。

也是从那几年开始,各大城市的马拉松比赛开始井喷式爆发,掀起了全民跑步热,特别有趣的是,由于马拉松爱好者中,中年男人日渐增多,网上还时常热议“马拉松成了中年男人最后的憩所”,呵呵。

在我看来,相比学生时代竞技场上的硬实力角逐,马拉松就是一场孤独的修行,一场在奔跑中接纳自我、并与自我的对话,其实,只是为了在这场修行中遇见更好的自己。日常的跑步,调动的是全身肌肉,试图努力放松的是自己的心绪,与周遭的一切和睦相处。或者如过电影一般琢磨一些事,幻想一些场景,不时萌生一些工作乃至生活的新创意。

当然,恰恰因为有学生时代的田径训练基础,以及内心深处的挑战欲,在保持跑步轻松惬意的同时,也总是渴望一些新的突破。从2012年首次参加半马比赛145,2013年的全马首马412,一路奔跑不息,跑过好几个城市的马拉松比赛,跑力稳步增长,也愈发从容不迫。2018年,工作之余,经过四个月的系统准备,11月的杭州马拉松如愿破三。

“跑过风景跑过你”。那一年,杭州马拉松的宣传语。我特别喜欢,不仅因为见证了自己的突破,更在于,马拉松里边所蕴含的,基于奔跑的那些况味!

现在,我也是一名妥妥的中年男人,但我还是一直坚持跑步,努力保持运动习惯的韧性。

今天,花儿友友在更文里说到“让自己永远有颗想奔跑的心。”我特别感同身受。

走过 2023 年,各种因素叠加,有一种运动节奏上的失衡迟迟未能彻底扭转。最近,我竟为此有些焦灼烦躁。

但今天,当我写完这篇文章时,似乎一切焦躁都已经烟消云散。因为,那颗想奔跑的心,最多有些疲惫,或者打了个盹,但却一直都在,从未远离,那么,我干嘛犯愁呢?

奔跑于我,其实无关年龄。幼小时,简单纯粹。少年时,肆意奔放。青年时,相伴成长。中年时,豁达通透。而未来,不忘初心,一切都在迈出的每一步中,悄然体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