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非理性的本质是什么?

2018-05-06  本文已影响47人  早鸟有饭吃

理性的本质是不可知论,非理性的本质是可知论。我觉得这应该是两者的一种浓缩表达方式,或许会有其他的表达方式,但这是我现在思考所能察觉的。

理性的人认为事情都是复杂的,很难找到其中的确定性,最佳策略是多角度考虑,评估各方的概率可能性,最后平衡之后得到相对更优的决策判断。

而非理性的人认为自己能够找到真理,或者无意识地受人影响以为别人找到了真理,最关键的是他们认为存在确定性,包括自己的价值观/选择,他们会坚持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或者认为是世上唯一正确的东西。个人利益的本质其实也只是个人认知的体现,存在有很多的局限性。

换一种说法,理性的本质是相信不确定性,认为没有绝对的事物,动态平衡才是世界的真相;而非理性的本质是相信确定性,认为存在真理,而自己就是掌握真理的那个人,或者退一步来讲,觉得自己的认知选择对自己一定是对的,自己一定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相对来讲,理性思维更好理解,它相信逻辑,信赖科学,可以通过讲理的方式讲清楚,但是非理性则不然,很难通过道理讲清楚,让对方信服。非理性思维的本质我认为可以分为两种认知状态:主动的和被动的。

主动的非理性:
任性,在自认为安全而且实际上也是安全的领域,自由任性的作为
这种做法,尽管是非理性,但它没有对外界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自己也处于安全范围,所以毋容置疑,它是一种可取的做法。

现实生活中此类例子很多,比如说:爱情/友谊/母爱/父爱等,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任性的成分,而正因为它存在这种任性的成分也使得这种感情很珍贵,很有意思,令人向往。还有就是,对小孩的宠爱和溺爱,这也是任性的一种,尽管无可厚非,但是因为小孩子的特殊性,它的成长环境对之后人生观/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这种任性的养育方式会让小孩产生错误的认知,把任性当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事实上现实世界中能够任性的领域空间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对小孩的宠爱和溺爱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从长期来看,会影响小孩子成人之后的处事方式,在现实世界中更容易碰壁受挫,同时也存在给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巨大风险。因此呢,在对待小孩子的方面,任性可以,但一定要适度,而且加以合理的引导教育,“任性“的宠爱才能让小孩拥有快乐的童年,同时也让他更有可能拥有美好的人生。

被动的非理性:
盲从,在自认为安全但实际上不安全的领域,为了寻找更多更全面的安全感,满足自己的安全感,随大流。

这里的安全感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安全感,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认知上的。人是社会动物,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倾向于认知和行为的统一,否则会产生认知失调。当人们想不明白某件事情的时候,心理上会存在失调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个问题,进化让人随着时间的淡化忘记这些问题,进而得到平衡,另外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人们会自我”欺骗“,把现实的情况或者自己浅薄的认知当作终极真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错误的认知会”固化“在人的思维中,产生所谓的刻板印象,也就是错误的认知,或者低层级的认知。

而所谓的盲从,其实就在认知不足或者认知低下的情况下,使用已有的刻板印象来认知事物,从而做出决策,包括有意识的决策和无意识的决策。现实世界中,这例子更多,比如说宗教,本质上它就是人们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平衡自己内在的心理失调,所做的一个选择,以来消除内心的不平衡感和对认知世界的失控感。宗教不存在本质的对错,它主要只是人们的一种选择。还有,庞氏骗局也是一种情况,大多数人都心存发财致富的想法,但是事实上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但当别人说它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它实现梦想的时候,而且确实也有一些发财致富的”案例“摆在它面前,人们内心的防线和担心很容易崩塌,盲目地觉得自己也有机会像别人一样发财致富,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那些”案例“是临时编造的,或者发生的概率极低,比买彩票中奖的概率还低。仅仅因为人们没有理性的思考能力,完全凭有限的信息(而且是别人送给他的信息,很有可能是假的信息)在盲目地决策之下,让自己一步步陷入深渊,最后损失惨重,更可怕的是最后他依然没能察觉这是一场骗局,而自己已经上当受骗了。

通过以上的梳理分析,希望对自己的认知升级有帮助,在自己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至于盲目决策,上当受骗。当然,我也知道,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是我希望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越好。

hylan 2018-5-6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