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川藏之四
从雅安西出,便是一处茶马古道雕塑群,应该说艺术水平还是很高的第四章:拉开川藏线的风景大幕
骑行川藏第二站,雅安至新沟,全程90.85公里。
6月17日,本该骑行去新沟。但听说峨眉山和乐山大佛离此很近。既然出来了,何不先去登登峨眉金顶、看看乐山大佛,也不枉出来一趟。因此三人就像台风似的刮到峨眉去了,直到18日晚上才赶回住所。对于峨眉之行、在此暂且按下不表,言归正传,还是接着说说19日的川藏行吧。
6月19日清晨6点,从住所出发,几分钟就到了雅安市区。雅安是个美丽的城市,周公河贴着雅安城静静地流过,满目的绿荫覆盖了整个市区,给人感觉就是一处世外桃源。
应了雅安是个雨城的说法,天突然又下起了小雨,三人就享受着雅雨温柔的抚摸,不慌不忙地先在一组“茶马古道”的雕塑前摆够POSE,然后才正式出发。今天的路况好,风景也好,与昨天的风景完全不同。可以说是开启了川藏线的风景大幕。
两边悬崖峭壁,满目绿荫森森;青衣江从二郎山私奔而下,陪伴着G318难舍难弃,把一曲千古情歌唱得旷世相传,车轮就在这神奇的乐曲声中逆河而上。不久天就晴了,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如云的水汽使得远山近水更加朦胧,简直就是一幅淡淡的山水画,连骑行在这画中的三辆单车也成了画中画。
沿路不时映入眼目的还有川西民居,看来这些民居都被当地政府特意保护并统一粉刷过,在青山绿水的映忖下,更显得生气怏然,仿佛在叙述着曾经的不朽。
而青衣江的水流声,让耳边一直传来哗哗的巨响,这里的流水和江南水乡的流水有根本的区别,它展现的是粗犷、烈性和狂野。河床的快速落差让河水几乎一直是在奔腾咆哮着往下倾泻,远看就像一条白练,近看却如卷起千堆雪,让人震撼。
当单车驰过川藏第一咽喉“飞仙关”时,那诱人的名字,雄壮的牌楼,奇特的美景,让我真想进去看看,但没人反应,也就算了,还是追赶队伍要紧。从飞仙关至天全县短短15公里的路程,上坡下坡上坡下坡,简直是折磨人,在经历了不知道第几个上坡下坡后终于到达天全县境。
G318,一条神奇的公路,文人把它誉为‘‘天路’’,高不可攀,走过的人认为它是一条男人的路,每一段都充滿了险情,高傲,粗野,狂放,烈性。但我觉得,它也有温柔的一面,你看那黛色的山岭,鹅黄的草地,特别是草地上还有三位童心未灭的老头。
途中第一次遇到了传说中的徒步者,他们青春焕发、朝气蓬勃。或孤身,或搭伴,采取徒步的形式,身背三四十斤行李,日行四五十公里路程,夜宿帐蓬,风雨兼程、一路向西、直抵拉萨。然他们不是苦行僧,他们青春,乐观,豪气,又有思想,有目标,有行动。
是,这是一群让人敬佩的可爱的年青人。带着好奇,我和其中的一位小伙子搭上了腔,他的网名叫苦行,为人热情大方,我们还建立了忘年之交。在今后的日子里,当我们完成这次骑行任务返回家乡后,我们还有联系,每天都能接收到他行程的进展。
当我们回到家乡,许多亲朋好友都叫我们”勇士“时,我就在想,和这些年轻人比,我们又算什么呢?是呀,我只能借用一句流行语说:不要佩服哥,哥只是想去西藏而已,没有远大抱负,在川藏线上遇見的这批年青人,才让哥敬佩。
来到二郎山的地盘,见公路边有一条小路通向山里,路口立着一道“茶马古道”的标志墙,看来这儿在没有G318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辟了交通要道。
下午2点左右,到达新沟,新沟是座小镇,人口不多,除了几家旅店,几乎没什么店铺。我们住进“二郎山一号客栈”。今天又是和一群大学生同吃同睡。年轻人的世界,让三位上世纪50后觉得自己也年轻了许多,仿佛文化也提高了许多。真是应了一句老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没想到骑行一趟川藏线,三人转眼都成有文化的读书人了,哈哈。
晚饭后无处可去,胡乱转悠就来到了旅馆旁边的一个小村子,目前已是人去楼空了,看着行将消失的美丽村子,那可是储存着我们祖先千年故事的活历史呀,心里总不是滋味。其实我们家乡又何止不是这样呢?时代发展,大势所趋,或许这就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吧,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伟大而勤劳的我们的祖先,这血统可不能丢呀 古代的背茶工都是早出晚归的,我们出来玩还能懒被窝吗? 清晨雾锁青衣江 青衣江从二郎山私奔而下,陪伴着G318难舍难弃 沿路见到了许多这样的小水电站, 青衣江是粗犷、烈性和狂野的。河床的快速落差让河水几乎是在奔腾咆哮着往下倾泻 第一次见到了藏地独有的隆达 飞仙关,单凭这名字,就让你想入非非,但“坚强”的我们却没有被诱惑,你说我们傻吗 1950年,18军进藏时紧急修筑的“天路第一桥” 三位童心未灭的老头 中间的就是徒步者苦行 由于第一次看到如此美的风景,我们一路欣赏、一路拍照,便耽误了时间,因此又一次和苦行相遇,大家互加了微信好友, 路过紫石关,只在门口来个“到此一游”便匆匆赶路,有点遗憾呀 看来这儿在没有G318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辟了交通要道。 我们在新沟下榻的地方,条件不错。 小巷深深景如故,不知伊人今何在 一对孤寡老人还坚守在这栋屋内,续写着他们的故事 链接邻居情感的小路,显得那么悠闲、安详、和蔼、可亲 农耕印象 我真想住到这里来,可是怎么就跳不出红尘呢?延伸阅读 ————飞仙关
“飞仙关”地处芦山、天全、雅安三地交界之处,被誉为川藏线陆地"第一咽喉"。从雅安出发,经过飞仙关到天全县,然后到康定,最后到西藏,飞仙关就是西出成都茶马古道上的第一个关。
据史书记载,宋代始建关城,名叫"神禹漏阁"。当地老百姓惯称"飞仙关"。飞仙关分上关和下关,两关相距几里路。 3000多年前,此地就是古蜀国通往世界的咽喉要地。到汉代,司马相如受汉武帝之命沿此路出使西南夷,把这条民间小道,开辟为官方的商道,也就是现在泥石小路,宽不过一米。从此,蜀锦、邛杖、铁器、藏茶等物品从成都平原销往外部世界……
而今,飞仙关关口的旧城门已无,只保留了长条石砌成的圆拱形门洞,上面爬满了藤蔓枝叶,默默地述说着历史的沧桑。 从关口望出去,有一长长的峡谷地段,当地百姓世代相传是大禹治水时干活的地方。所以当地百姓仍然沿用了过去的称呼"飞仙关"。
2014年3月18日,飞仙关隧道开工,2016年实现贯通,原来走G318线往二郎山隧道方向,必须经过飞仙关崩塌点和滴水岩(小地名)路段。这两个点位常因不利天气影响等发生崩塌、滑坡、落石。2017年元旦隧道开放交通。我们运气好,在走这段路时,可以绕过附近拥堵甚至断道的两个危险路段,旅途更加通畅爽快。飞仙关隧道全长1620米,两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小时。隧道从大深溪(小地名)进入山体,从飞仙关镇穿出。
飞仙关是西出成都茶马古道上的第一个关。 飞仙关风景 飞仙关风景 飞仙关茶叶归藏茶系,其产品已名扬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