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
2021-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刘糊了
在对“环境”的重要性有清晰认知之前,我是一个盲目的傻瓜,除了环境能够提高语言能力这一观点之外,我不信奉各种环境论,总觉得那是无知者的言论。
举例来说,很多正规的大公司对于985、211毕业的学生特别钟爱,像出身于普通大学二等本科的我来说,内心愤懑不公,却又无可奈何,难道毕业于好大学就一定是好员工吗?为什么对于二流甚至三流学校出身的学生这么不信任?也许放松些严苛的标准,给予一个机会,会收到意外惊喜呢。
试想,来做一下对比。一个从小刻苦努力读书,考上了名校的学生,几年如一日的在校风良好的氛围中提升自己,自律自爱,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机会去开拓学科范围和增强创新能力,在身边人的影响下有好的荣辱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快速学习和掌握技巧轻车熟路,并且在好的同龄人的影响之下,很容易处在良好的竞争环境当中,自我提高的天花板不断的上升……以上这些种种优势除外,再加上一条:这位学生本身就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
反观那些在院校上落后一茬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术氛围可能没有那么浓厚,温水煮青蛙的痛苦时不时的体验一下,遇到问题后,当看到身边的人几乎都是和自己一样的时候,好像也就不那么着急要解决了,慢慢悠悠的享受当下的惬意时光,创新奖和各大学科奖自会有同校比自己更加优秀的人大包大揽,即便是毕业之后,在自由时间里也很难有自我提升和自我学习的意识,培养一项好习惯很困难,能坚持下去更是难上加难。那么同样的,再加上一条:与同在一个鸡蛋篮子里的优等毕业生而言,这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可能就会稍稍差强人意些。
如果你是用人单位,你会在同样的情况下,选择篮子中的哪一颗鸡蛋呢?za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