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书

《探询式领导》

2021-01-17  本文已影响0人  成舒

1961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就职演说中号召美国人问自己一个特别的问题,他当时说了这么一段话:"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

提问具有一种令人惊叹的力量。

肯尼迪在华盛顿寒冷的一月进行的这场演说,问美国人能为美国做什么,激励了整整一代美国人,让他们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更多地奉献,而非索取。

提问的确有那样的威力,但很多领导者都没有意识到提问的力量。

我们的对话充斥着各种要求和命令,太多时候我们没有去寻求真诚的包含高价值信息的答案,太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去聆听别人的反馈意见。但当领导者开始鼓励团队提出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发现效果斐然。

知道问合适的问题,掌握正确的聆听方式,会赋予领导者在任何情境下表现出超凡的特殊技能,他们可以有效地与团队沟通愿景,也可以在组织范围内成就持久的成功。

《探询式领导》新版经历了彻底的锤炼与更新,它可以在诸如鼓励团队参与和团队协作,激发跳出问题看问题的思维火花,有效地进行激励与授权,构建更好的客户关系,解决问题等各方面帮助读者。

迈克尔·马奎特博士向我们揭示了,如何通过选定问题,进而破解最具挑战性议题的秘密。他给出了积极性聆听和跟进的具体技巧,并帮助我们理解如何通过提问来帮助我们改善与其他个人、团队以及组织之间的工作模式。

什么是“探询式领导”?

探询式领导,指的是当我们遇到问题时,不需要事事亲自动手,而是通过向团队成员提出问题,帮助他们思考,相互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共同寻求解决方案的方式。

在生涯圈内的小伙伴或许会对这种方式很熟悉,我们常见的“教练式提问”,运用的就是类似的原理。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有一个人可以直接给我们答案,确实可以免去不少麻烦,但也可能会让我们在工作或遇到难题时,形成了“命令依赖症”,没有明确的指令,就没有解决问题的头绪。

久而久之,这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好事。

一方急于看到成果,直接给答案,而另一方则被动接受答案,丧失了自己尝试解决问题的动力。

不管你是领导者,还是咨询师,我们都建议你不要再仅仅靠着自己的能力、经验来命令式地给出自己的建议,而是更多关注对方,用提问的方式来帮助他人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