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北宸21天写作训练营Vol.1

师北宸写作营印象(上)——学员篇

2018-04-13  本文已影响28人  connie考尼
师北宸写作营学员2017年关键词

刚进写作营之初,粗看了一些学员的介绍,当时第一印象是怎么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毫不避讳地说,微商、身心灵成长、各类销售等等,在社群里看到这些标签的第一印象是非常负面的。另外,学员年龄、背景、行业的差异明显,同一个写作营能平衡好所有人的口味吗,到底能满足什么样的需求?

但既然来都来了,抱着边参与边围观的态度,开始了写作营的学习。
而从写作营第二天开始,就发现这群学员有点意思~

到写作营过半,随着互动交流增多和自己的深入发现,第一印象已经基本颠覆了。现在已经快到写作营的末尾了,百位学员带给我什么样的印象呢?

我觉得答案是,同与不同。

先讲讲“同”

人世间最温暖的的一句话之一是“me too”,写作营已经吸引了一群想做好“写作”这件事儿的同类,但发现群里的学员“原来跟我一样焦虑、郁闷、不靠谱”,就更让我放心了,哈哈哈。

比方说,我感觉写作营的环节设置和互动有点太佛系了,忍不住公开表达了观点,发现很多学员都惦记着,后来在简书投稿文章里也看到有同学单独和助手聊了,我就明白了这种学习反馈获得的焦虑感大家都有。大家也都有完不成作业的时候,都有写不出来的时候,这种“示弱”也是一种宝贵的分享。

又比方说,我觉得自己离“财富自由、想干嘛干嘛”还远,也老惦记着什么时候能有实现的一天,发掘出适合自己的副业和职业方向。然后我发现,其他学员也惦记,立刻觉得自己不猥琐了:)

因为在开营之初就对学员群体有着极大的好奇和质疑,我特地看了所有人交的同一篇作业“用三个关键词形容你的2017年”,本篇开头的文字墙就是由大家选的关键词生成的。用关键词来观察分析大家的2017年,有很多有意思的巧合:

学员选择的部分高频动词

从我的角度来解读,学员们是重视自我学习与成长,愿意拥抱改变和幸福的一群小伙伴,这些相似性让人觉得在社群里是不孤独的,是会有共鸣和火花的。

再说说“不同”

都一样就不好玩了,学员们身上,有很多东西,跟我旗帜鲜明地不一样。

比方说第一天看了我的自我介绍来加我的学员,一大部分来自广东省,深圳居多,其中还有不少是娃爸娃妈,看到他们既有本职工作,还要在陪孩子之余不忘记“折腾自己”,愈战愈勇,让我觉得自己在还没有尝试过更大强度前,就有了太多“无谓焦虑”。

又比方说看学员写的文章也有些特殊的吸引力,都有自己风格和经历。特别是处理每篇作业的角度和方法,真的叫人眼前一亮,打开了新大门,这些内容我将放在下篇里详述。


社群伙伴是个有意思的群体。和你一样,又和你不同,陪伴、启发。在学习这条孤独的路上不太明亮的时候,发出光。

注:本文部分结构参考公众号“奴隶社会”文章《和我一起见见这两个北大女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