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 晏子不死君难(三)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7078fc2e2f887b58.jpg)
昨天我们讲到,愚蠢荒唐的齐后庄公因为贪恋美色而死于非命。
齐后庄公的这个死法,既下贱又为世人所不齿,他因偷情自己臣子的夫人而被杀,且死在大臣崔杼的家里。
之前我们讲过,崔杼当时在齐国可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他权倾朝野,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年齐后庄公之所以能够上位,全靠崔杼鼎力相助。然而,上位后的庄公不知感恩,反而有恃无恐地去招惹人家媳妇,不知轻重地在太岁头上动土,结果落了个爆尸街头的下场,稀里糊涂地做了个风流鬼。
我们知道,春秋后期诸侯各国都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王权衰落,家族势力崛起。
作为盟主老大的晋国如此,郑国如此,而齐国亦如此。所以,崔杼在得知庄公和自己媳妇的丑事时,曾肆无忌惮地扬言:“我既然能扶你,同样也能干掉你。”
然,愚蠢荒唐的庄公却拎不清这其中的厉害关系,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或许,在他临死前的那一瞬间,他能够幡然醒悟吧!
但无论怎么说,庄公也是一国之君,弑君这事,非同小可,很快消息就被传开了。
当时的晏婴是齐国的大夫,当他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就来到了崔家的门外。
这时,我们文章的主角—晏婴,正式登场。
而我们这篇文章讲述的就是晏婴对于齐后庄公之死的看法。
既然主角出现了,我们不妨就聊一聊晏婴。
晏婴,姬姓,晏氏,字仲,史称“晏子”。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公元前556年,晏婴的父亲晏弱去世,22岁的晏婴接替父亲的职位,继任为上大夫,开启了他的政治生涯。
他是齐国的三朝元老,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五十余年。
他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而闻名于诸侯。
对内,晏婴辅国政,屡谏齐国君王;对外,他机警灵活,又坚持原则,出使不受辱,既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又给自己留下了千古美谈。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aaf1e5a44e97e815.jpg)
就如我们耳熟能详的那篇《晏子使楚》,这是收自我们小学课本里的一篇文章,关于里面的内容,想必大家都了然于心吧。
今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篇文章,再次目睹一番当年晏婴使楚的政治风采。
这个故事发生在齐景公时期,之前我们讲过,公元前548年,齐后庄公因偷情被大臣崔杼弑杀,后崔杼立其同父异母的弟弟杵臼即位,是为齐景公。
公元前547年,齐景公即位,因其在前一年访问晋国时态度骄横,引发两国之间的冲突。
于是,在景公即位不久,趁齐国内政不稳之时,晋国悍然出兵,攻击齐国。
齐国新丧,国家动荡,自然不是强晋的对手,无奈之下,齐国便派使臣前往楚国求援,希望与楚成为盟友,共同抵御晋国。
而这一重要使命就落在了晏婴的头上。
据史载,晏婴长这样:“五短身材,长不满六尺”,就是说晏婴个子矮小,其貌不扬。
虽说晏婴长相不尽如人意,但身上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尽头,他为人刚直不阿,且拥有足够震慑敌人的大智慧和能量场,对于这一点,楚国国君应该深有体会 。
对于晏婴的名声,楚王也略知一二,知道他是一位擅长辞令的政治家。但彼时,楚强齐弱,正所谓弱国无外交,就是说,无论如何,晏婴都必须要和楚国结盟的。
所以,在谈判中,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楚国必须要打压一下其国的使臣。
于是,当晏婴到达楚国后,遭遇了楚王的三次刁难。
楚王见晏婴身材矮小,便有意羞辱他,楚王让人引导晏婴从侧门入城,这是对他的第一次羞辱。
我们看晏婴是怎样应对的,晏婴对接待他的人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晏婴的言外之意是,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入,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国,而不是狗国,所以不该走此门。
晏婴的话还算客气的,毕竟有求于人嘛,只是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并没有怼回去。
一计不成,楚王又施一计,他见晏婴其貌不扬,便在名声上打压他:“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很明显,楚王是看不起晏婴,话外音就是,楚国没人了吗?派你这副尊荣的使者前来谈判?
楚王三番五次地拿晏婴的容貌说事,晏婴很是不爽,便说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面对楚王一再的羞辱,晏婴还是保持了一个政治家的风度,他的回答还是比较有分寸的。
齐国根据国家的强盛来派遣使臣,强国自然要优秀的人才前往,像他这种最为差劲的人,只够资格来楚国这样的国家了。
其实,关于晏婴的实力,楚王心知肚明,既然齐国能派出这种肱股之臣来出使楚国,自然就代表着对此次联盟的重视。
晏婴说,强国会派遣优秀的人才为使者,楚王实际上还是很受用的。
两个回合下来,楚王在言辞上也没讨到什么便宜,而晏婴的从容应对也很有分寸。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9c4a16e3959e0c90.jpg)
于是乎,楚王就自编自演了一出闹剧,结果是作茧自缚,伸手打了自己的脸。
在宴会上,楚王故意让侍卫牵着一个囚犯从门前经过。楚王假意询问,这是哪里人?犯了什么罪?
侍卫回答说是齐国人,因在楚国偷盗,所以被抓了。
哈哈,看看楚王这拙劣的演技,当着齐国使臣的面,说齐国人在楚国偷盗,这样的小把戏也敢在晏婴前炫耀,不是自取其辱嘛!
楚王借题发挥,当着晏婴的面,以偏概全,通过一个人,打击了一大片,直指整个齐国人的道德水平有问题。
这性质立马变了哈,从个体利益直接上升到了国家利益;从对晏婴个人的羞辱打压,变成了玷污齐国整体的声名。
这若是传扬出去,齐国的颜面何存,岂不是成为了天下人的笑柄。
晏婴忍无可忍,因为涉及到国家的荣誉和尊严,在这一点上 ,毋庸置疑,绝不能让步。
于是,晏婴彻底爆发了,他开始绝地反击,毫不留情地给了楚王当头一棒,言语之犀利,足以让楚王汗颜。
我们来看看晏婴的这段精彩的外交辞令: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婴说,水土不同导致了植物长势不同,这是显而易见的。那齐国人在齐国不盗窃,到了楚国就盗窃,这其中的缘由还不清楚吗?
这话是话里有话,绵里藏针哪,楚王听后不禁胆战心惊,赶忙赔礼,与齐国签订盟约,并以高规格款待晏婴。
面对楚王的三次羞辱,晏婴不卑不亢,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
关于晏婴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我们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官场上,晏婴聪颖机智,能言善辩,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在生活中,晏婴很节俭,他对那些富贵骄奢,铺张浪费的人或行为很反感,他也很重礼,把礼看作是治国的根本,统治百姓的工具。
另外,晏子生性乐观,对生死淡然视之,他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规律,也正是这种乐观大度的心情,晏婴才得以长寿。
然,关于晏婴的具体年龄历史没有详细记载,有人说活到了78岁,还有人说活到了95岁,但无论多少岁,在春秋那个时期这都算是长寿了。
晏婴临终前,他把自己的封地、家产,全部捐给了国家。他可谓是历史上第一个裸捐的人!
聊完了晏婴,文章也该步入正题了。我们明天继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65817/ef2b8721e774df3f.jpg)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