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非暴力沟通的基本知识

2020-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justnow_li

一 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color{orange}{举个例子(以开题答辩为例子)}
从我和王冠老师,两个人的角度出发:

  1. 观察
    王冠老师:你讲一下,机器学习使用的数据集(老师全程没有看ppt)
    我:(着急打开ppt),然后说就是这个(注意此时,老师并没有看ppt)
    王冠老师:你解释下,你用的什么数据集,不是有标签吗,你讲一下。。。
  2. 感受
    我:(因为跟老师交流,老师没有听我说的内容),数据集?数据集?(用怀疑的语气说出),此时感受是:气愤、害怕
    我:老师你认为什么数据集?
    王冠老师:不说话,此时王冠老师的感受:这个学生还挺刚的呀!
  3. 需要
    王冠老师的需要:很简单,就是看这个学生到底懂还是不懂其中的内容
    我的需要:跟老师说了但是也没有回应,只是想请老师尊重一下自己,不想被忽视。
  4. 请求
    根本没有到请求的这个环节,就被我的导师给阻断了!

上述内容就是一个错误的或者暴力的沟通过程,希望以后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总结一下非暴力沟通过程:

二 异化的沟通方式

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心中的爱?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的负面影响。它们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倾向于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些语言和表达方式,我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

2.1 道德评判

看到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行为

所以正确的解决方法是,直接表达出价值观,而不是指责他人,同时,表明个人的需要。


如果只是将重心放在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就会忽视自己和他人的需要。
例如: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反之,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上述评论,暗含着我们的价值观及需要,如果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很可能会招来敌意,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
如果同事更关心细节

2.2 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一种评判

2.3 回避责任

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可是,人们广泛使用“不得不”这一短语。这样做,会让我们试图回避责任。

例子,一位老师说道:“我讨厌评级。这样做不仅没用,而且学生会很紧张。但我不得不评级。因为这是学校的政策。”,作者建议其用以下的方式来表达:“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她脱口而出:“我选择评级。因为我想保住工作。”她赶紧补充了一句:“我不喜欢这样说。这让我觉得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2.4 强人所难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收到惩罚。在我们的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

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