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这点事儿

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2018-04-11  本文已影响34人  小米一号
焦虑的根源是什么?

文 | 小米一号

最近几年,社会上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心理现象--“焦虑综合症”。很多人都开始莫名的焦虑,职场上焦虑,创业中焦虑;奋斗的人在焦虑,成功的人也在焦虑。周围的同事、朋友每次聚会也都有意无意的流露出焦虑的表情和状态。

在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经济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为什么反而越来越开始焦虑?今天有幸和汇谈教练工作室的雪茹老师就这个话题进行了一次交流。

1、环境的不确定引起焦虑。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正在时时进行着不断的变化,各种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过去已经很成功的企业说倒就倒;过去被无数商学院老师讲授过的商业经典理论突然发现在新经济下一点都用不上;曾经无比让人羡慕的外企白领突然发现在这个社会上竟然开始无法适应。这种时刻出现的变化和不确定,让谁都无法独善其身,所以人们不是居安思危,而是居委思危了,引起了时时的焦虑。

2、爱思考的人比不喜欢思考的人更容易焦虑。爱思考的人相对知识面较宽,想法也比较多,对事物的变化比较敏感,考虑未来也就更多一些,所以当事情的逻辑有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又没有解决办法时,焦虑的心态就很容易产生。而那些不太喜欢思考的人,往往对现状比较容易满足,对变革也不是特别敏感,可能只有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才想着去应对。这样的人平时的焦虑感就会少些,或者很少有焦虑感,下班了就去打麻将,没事了就去追剧,好像也过得很幸福。这种情况有人也经常用心态是否好来形容。

3、信息量的过载也会加重焦虑感。随着信息渠道的增多,我们现在已经处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不管有用无用的,正面的负面的,新潮的过时的,每天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扑向每个人。当我们接受的信息量超过所需的信息容量时,就容易形成信息过载,过载的信息会让已经形成的判断力发生失真或者偏离,原本一点的焦虑就有可能被加重或放大,同时也会以过载的形式传染给其他人,形成一种焦虑式的病毒传播。

4、目标性不强会刺激焦虑的出现。社会的多元化让大家有了更多的选择,原来从小理想什么,以后成为什么,只要稍加努力,基本还是有轨迹可寻。可是现在很多人都30-40岁了,还是无法确定自己未来的目标,职场上如此,创业路上也是如此,当选择成为一种常态的时候焦虑就很容易时时出现,因为诱惑太多,欲望也太多,尤其当选择错误而后悔的时候那种焦虑感会成倍的加重。频繁的跳槽现象,没有太多思考的大众创业,其实都是这种类型的表现。

5、价值观的变化成为焦虑的助推器。社会的包容和开放,表面上会让个人的价值观也呈现多元,但是实际的结果并非如此,以财富、地位和权力为象征的价值观现在似乎成为了主流,大部分人为之奋斗甚至不惜付出健康为代价的努力,好像都是为了这种所谓的“成功”。当突然觉得在这场人生的竞赛中落在了后面,就会助推焦虑的出现,好像整个生活已经失败,领跑的”成功人士“也生怕一不小心被人超越而更加焦虑,因此才出现了成功的人在焦虑、奋斗的人也在焦虑。

综上的分析,无论是层出不穷的黑天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还是信息过载带来的判断力偏离;无论是目标性不强带来的选择综合症,还是价值观变化带来的从众心理,又或者是过多思考带来的敏感性形态,其实都是一个东西在背后推动,那就是心不静,心不静的根本原因是心中无根,没有找到欣赏自己的那个“点”。所以当环境发生频繁变化时,就会很容易随风飘散,居无定所,心无定位,焦虑感自会悠然而生。

郑板桥说过:“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有了根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有了根才能轻松评看世间百事,有了根才能找到自己成长的收获点,才能心有定力,稳稳地,平和地应对外部的纷杂信息,焦虑感自然就没有了。

可是,在当前浮躁的社会土壤中,找到并且固定好属于自己的那个点确实不是非常容易,让心真正静下来也并非易事。但即使这样,也需要努力想法设法去一步步寻找,找对了,幸福感才能战胜焦虑感,找准了,生活也就更加从容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