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探索想法哲思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4)(终)

2019-06-28  本文已影响40人  小小的简单的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4)(终)

                    读三毛的书《万水千山走遍》

美好的东西总是让人舍不得放下,犹如玻利维亚这个像高原上的百合花一样的国家,让作者喜爱的不舍离去。

但终究梦想牵动脚步,还得往前走。也许途中还会遇见不一样的惊喜呢。

第十四篇:智利五日

智利纪行

紧邻玻利维亚的智利,在民风及素养上却与玻利维亚相距千里。

玻利维亚的人民有多热情,智利的居民就有多冷漠。

从机场到旅馆一路上,智利人惜字如金的冷漠答问,厌世似的冷淡回应,带有歧视的欺骗让作者受尽了委屈。

来到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通过作者的眼目我们看到这个城市:“它旧城气派,新城摩登,有着完善的都市计划,市中心全是装潢极豪华的商店,这儿的男女可说是南美一路看下来衣着最讲究的。

极年轻的孩子,一样穿西装打领带,少女不太穿平底鞋,大半高跟凉鞋,上面一件美丽的衣裙。

街头看不见贫穷的人就是乞丐吧,少数几个奏乐乞钱的街头乐师里,竟然看到两个穿着全套西装,手戴日本表,甚而用电子琴在路边讨生活的。”

所有这些表象之下,总觉得这是一种武装出来的精致的冷漠,是一种没有政治自由(当地人的说法)的优雅的束缚。

在智利的最后两日,作者无意中碰到了好友的哥哥,被盛情邀请去吃饭。后来相继又见了好几位驻智利的台湾代表。

那里同胞的热情和厚爱,让作者终是难安,一向不愿麻烦别人,又体谅别人、感恩别人点滴之恩的她,把这些关心和照顾都积累成情感的债,深植在自己心中,希望有机会时报答在另一个同胞的身上,以获得解脱。

人常说,情债难还,可能就是这样一种状况吧。

第十五篇:情人

【阿根廷纪行】

阿根廷这一站作者只想看恬睡牧场。

不曾想在那里却认识了一位“高裘”,他叫贾莫拉,是“甜睡牧场”的主人,拥有一幢维多利亚时代建筑的大房子。他的太太已经去世了,孩子们都不在身边,诺大的草原,可相依的人只有自己。

(高裘”是阿根廷草原上一种特别的居民,早先等于是:“没有父亲的孩子、一种居所不定的人,他们跟着野牛一同生活,不放牧,不占土地,逐水草而生。他们的生活方式演变到今天,已成了大牧场中牛仔生活的代称。大草原中讨生活的他们,一匹骏马之外,可能也只有一把吉他了。过去的高裘没有家庭,没有固定的女人,到处留情的结果,又产生了一群没有父亲的孩子。)

从旅行团的车上,贾莫拉先生第一眼就被作者给吸引去了,接下来的视线就从未离开过,他看她与马儿亲密的对话,然后悠闲的骑着马儿在大草原上散步。

为了与作者接触,他赶过去给了作者的马儿一鞭,马就像受惊一样快速的开始在草原上驰聘,在快要跑到树桠低垂可能伤到马背上的人的时候,他只轻轻牵一下马缰绳,马就像车刹闸了一样,即刻停下。作者生气的斥责他,他却笑着走开了。

中饭时,他为作者献情歌,骑马带作者去参观他的城堡,向作者表明了自己爱慕她的心迹。他觉得作者天生该是一个‘高恰’(高裘的妻子)。他知道作者有深深地对土地的爱和感动。

这个平时从未对游客献歌,从未带游客骑马的寂寞的高裘,是真的对作者动心了。

他想尽一切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留住作者,但最终在作者 “爱的是这种生活和环境,不是你。”这句话里得到了答案。

他寂寞而寥落的发出楠楠自语,“我知道,我又是谁呢?”

其实看完这篇后,还是觉得作者当时对贾莫拉先生是有一份崇拜,也是动了一丝感情的。

可叹,人间哪有两全,爱在最美的时刻也是要面临分离带来的结束。

他们是彼此的情人,即使是短短一天接触的时间,但都看到了对方的心里,深知双方内心的真实需求。

但毕竟原有生活轨迹不同,对于明天的希望各异,且人只有一生,不可能所有喜欢的、动情的、迷恋的都拥有,虽然那一瞬间的感动和美好是切切实实的存在过,但放下才是最好的选择吧。

离别在即,贾莫拉先生曾问作者:“你叫什么名字?也好以后常常在心里唤你。”深情处,能留住你的名字也算是一种慰籍吧。

一天好像已经是一生,离别时的不舍与凄离留在了黄昏草原里马背上那个不动的小点的注目里。

对于这本书,我就想看到这里就结束吧。

中南美洲因为作者的记载,我也有幸去欣赏了那里的风景,意想了那里的风土民情,体会了那里的富饶与贫穷,感受了那里人民或冷漠、或热情的态度;或虔诚、或虚伪的处事哲学……,所有这些触及七情的地方。

也感受了那里美食的诱惑,美景的引人注目,还有美丽爱情的摄魂夺魄……,所有触动六欲的地方。

有美好,也有丑陋;有纯真,也有复杂;有最大的自由,也有无法摆脱的束缚。

就在想,人生而自由,可以踏遍千山万水,但千山万水中依然有层层处处的羁绊环绕着不能随心所欲的心和身躯。

即使万水千山走遍,我们也只是大地的子民,苍天的孩子,他们生气和发怒时引起的地震、台风、海啸、洪灾旱灾、风雨雷电会随时剥夺我们享受生活的权利甚至是生命。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没有自由可谈。

即使万水千山走遍,我们也只是庞大关系网中的一员,人情、面子等等的束缚很多时候由不了我们随心所欲。生存的压力,迫使人不得不小心翼翼的踮着脚尖往前走。

即使万水千山走遍,大多数的我们终其一生,还是被金钱奴役的团团转,只不过有的人转的圈大点,见得世面多点,有的人转的圈子小点,一日三餐罢了。

即使万水千山走遍,我们依然是柔弱的个体,也会有疾病,烦恼,七情六欲的困扰,有时我们挣脱不了它,唯有按照自然的法则,适应它,说服自己。

正如林清玄所说:“我们的生命如此短暂,有所营谋,必有所烦恼;有所执着,必有所束缚;有所得,必有所失。”

万事万物的积极面、阳光面好像多多少少像守恒定律一样同时被消极面、阴暗面制约着。

我们在尘网中沉溺挣扎,我们在无常中喜怒哀乐。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生命的束缚。

纵是千山万水走遍,纵是我们生而自由,依然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但因为走遍了万水千山,见识了灾难和贫穷,才更珍惜眼前的安稳和富足。

就是走遍了万水千山,看过了万里山河气魄非凡,美景无限,才更爱这美好河山。

就是走遍了万水千山,辨别了冷漠和热情所带给人的体验,才想把爱满满的释放于人间。

无论我们被何种束缚所束缚,我们总是知道我们是生而自由的。适应周围的环境,释放内心的枷锁,役物而不役于物,尽力而不苦役,拼搏而不拼命,释怀而不是折磨,我们会获得更多的自由。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中。(4)(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