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园地文学世界文学空间

相比于获得文学奖,我更喜欢她的品质。

2019-10-17  本文已影响0人  发呆青年

以当代社会所呈现的价值观来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未免太过狭隘,名满天下固然集万千宠爱,但隐藏在人群背后呕心沥血,默默坚守的那部分人,同样也值得肃然起敬。

全球瞩目的诺贝尔各项获奖者也都纷纷揭晓,而今年的文学奖让很多人认识了中国作家“残雪”,于是自媒体、微博、知乎上对她的介绍大铺开来、相比较之前却是寥寥无几。

说实话,我也没看过“残雪”的书,初听这个名字还以为是网络作家呢!(没有别的意思)。

但她在文坛地位却享负盛名,先锋派作家、意识流大师、中国的卡夫卡,单拿出来一个都是大咖级头衔,她的小说也被很多大学当作文学教材(想了解的,自行百度),可见,功力的确不一般。

正当我要买几本她的书品鉴一下,没想到涨价了,这……?

算了!据说,“残雪”的书晦涩、难懂,我这个段位应该还读不明白,先培养点文学气息吧!

(悄悄告诉你,我是穷)。

虽然媒体对“残雪“的夸赞不绝于耳,但在她本人眼里,获没获奖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

这些人咯,太重视这个奖了,一个奖,不就一个奖,又没有得,干嘛都来找我?

诺贝尔文学奖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殿堂,能获奖的都足够优秀,都足够名流青史,但在有些人眼里,它也仅仅只是个奖。

相比于她的作品,她是否能得诺奖,更让我敬佩的是她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这种品质在当代浮躁的社会气息中,就是一股清流。文学创作是非常枯燥的,不仅要有异于常人的天赋,还要耐得住寂寞、孤独,更要有强大的捍卫自己理想的那份决心,天赋固然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坚持可谓是这条路上成功与否最为重要的因素。

残雪因为登上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赔率榜才被媒体大肆宣扬,被人们所熟知,一方面说明了当代大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说明纸质文学越来越小众,大家现在都不怎么读这些。

快节奏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快节奏的信息来源让生活更加便利、大众也喜闻乐见、一篇万字长文与一段有趣的视频你喜欢看谁?结果不言而喻,短视频、微博等快消产品正不断吞噬着纸质书籍最后的高地。

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几段诙谐、幽默的短视频或许能让你短时间拥有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粉丝,名利双收。

人都是喜欢走捷径,这是人性。成年人有能力抵御各方的诱惑,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孩子呢?

让我惊诧的是,居然有小孩子说长大了想拍视频、想当网红(想一巴掌拍死他),这难道不是家庭教育、社会风气影响的吗?

就连我亲戚家的孩子有时间就拿着手机刷短视频,我不确定他们能不能看懂?

我记得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都立志于当科学家、宇航员、作家,虽然现在偏离了很多,可那也终归是理想,可这……(手动狗头)。

现在看来,“坚守”在这个时代似乎没有那么值得歌颂了,甚至都要被嘲笑,有捷径不走,是不是傻?但如果坚守都要被嘲笑,都要被讽刺,那这个时代生活的人真的是无药可救了!

其实,不仅仅是残雪,莫言在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也是不被人熟知的,得奖之后名声大噪,观看他书籍的人也越来越多。

记得一条曾经采访莫言,采访结束时,莫言骑着他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消失在人群之中,就像是一位武林大侠惩奸除恶之后拂袖离开,绝不带走一片云彩,深藏功与名。谁能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老头就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呢?

其实,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余华、王小波等,他们的作品深得读者喜爱、文学造诣相当之高,这与他们三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分不开的。

不仅仅是文化圈,很多领域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很多伟大的人,他们站在人群背后,用自己的坚持为人类造就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难道他们配不上功成名就吗?或许只是淡泊名利罢了!

世人多追求名利,这是共性,没有对错之分,写这些并不是想让自己装的多清高,整篇文章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一切都能理解。最后想说一句,如果只是通过时代的红利、走捷径这样的方式来获取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必定也会被时代的滚滚洪流所淹没。

编辑 | 时坐斌

图片 | 网络

- THE END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