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哲思

国学是什么(十四)

2020-04-08  本文已影响0人  翻书人读书猫

佛学是一门悲观的学问。这个世界现在是恶的,以后还是恶的,众生都在苦海沉沦,无论现在还是未来,解脱都是无望的,唯一能够去苦存乐的办法,就是消灭这个世界。

要理解上面这段话,我们就得先了解佛学的宇宙观。佛学是一种哲学,我们说过哲学研究的就是宇宙观、人生观,佛学能影响我国哲学很深,就是因为其宇宙观、人生观与我国故有哲学的不同。上一章我们介绍了佛学诞生的背景以及大小二乘佛学之由来,本章我们来说一说何谓佛学。

佛学,简单说来就是佛教之哲学,当然,这是句废话。不过,我们能清楚的说出来的也只是这样了。一门学问,历经数千年发展而不衰,其博大浩瀚可想而知,常人穷尽一生之精力也不能全然尽知,所以我们只说其核心观点,帮助大家对佛学有一个普遍意义上的认识。既然是一种哲学,则免不了从其宇宙、人生观两方面入手,我们先来说说佛学的宇宙观。

此前我们说过,世界各国之哲学其实是质同缘非的,古印度哲学之发展亦是从一神论开始的,印度最古老的经典《优婆尼沙士》即以梵为宇宙最尊之神。(印度最古老的经典是《吠陀》,这是婆罗门的专学,具体的书籍叫作《阿兰若迦》,翻译过来叫作《林中书》,这是居住在林中的婆罗门的年长智者的语录一类,取《林中书》中最为精深的部分编纂而成的就是《优婆尼沙士》,也叫《奥义书》。)佛学唯识之论的渊源便在于《优婆尼沙士》,此书的核心在于以梵为宇宙之本体,梵即是我,这是惟一而无差别的,人如果能明白自己与梵是一体的,就能得智慧明悟;而人所知觉的与梵的差别叫作摩耶,也就是幻,摩耶不是真实的。人之所以有生死流转,是因为不知道这种差别是幻;而人们之所以不明白幻的存在,是因为被无明�迷住了真实。(这里我们就看到许多佛学的专用词汇了,事实上古印度各哲学宗派也常用这些词汇来阐述自家观点。)

显然,《优婆尼沙士》的观点被佛学继承了,只不过在佛教中,把梵替代成了佛(在佛教初兴时,佛单指释迦牟尼,小乘佛教中亦是;而大乘佛教的佛指的是法而非人,法即宇宙规律,类似于道家的道。这里的佛即指宇宙规律),佛教说的是:能明乎宇宙规律而遵守的话,我们所处的婆娑世界即是净土,凡夫俗子亦即圣人。换句话说,能弄明白什么是法并缘法修行,人人都能成佛,世界就是净土。这不就是《优婆尼沙士》的观点吗。

在此基础上,佛更进一步的提出了世界由识所造的观点,其认为世界的成立是从人有认识开始的。这其实就是唯心主义了,唯心者认为我们现在的世界里的所有东西皆是由于人的认识而存在的,凡是我们所能想见、所能认识的共同组成了这个世界,而所不能的,则不在现在的世界。

那么佛是怎么推论出世界是由识所造的呢?佛说的识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在下一章接着讲。

(注①:佛教把一切名识产生的原因叫作“无明”,是世间罪业之本,与之相对的是“真如”,真如指本来清净之体。无明与真如是同体不离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