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郑州曾秀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分享第708次
两次人生:周克希
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二十八年,知天命的年龄弃理从文,走上了三十余年的文学翻译之路。他是周克希,国内翻译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 1942年,周克希出生于福建永安,他从小就喜欢看小说,初中时十分喜欢王科一翻译的《傲慢与偏见》和傅雷翻译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对这两位译者更是敬仰之至,但母亲希望他考数学,周克希顺从了母亲的意思。1959年,周克希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当老师。 “文革”期间,周克希结识了上海外国语学院法语系的老师蓝鸿春。周克希想跟蓝老师学法语,他的初衷是为了能读懂原汁原味的法文小说,他那时尤其想看《约翰·克里斯朵夫》,但蓝老师很认真,她说:“不行,要学就得认真学。”她从语音讲起,义务教了周克希两年法语。 上世纪80年代初,周克希在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期间他得到机会,公派赴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进修黎曼几何。一天,来自北京社科院文学所的金德全邀请周克希翻译西蒙娜·波伏瓦的中篇小说《成熟的年龄》,原因是看过他写的东西,觉得他能够胜任。这是周克希翻译的第一部小说,从此,他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翻译生涯。 回国后,周克希一边继续在华东师大数学系任教,担任研究生导师,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深入文学翻译的广阔世界。80年代末,他应译文出版社之约,重译了《基督山伯爵》和《包法利夫人》。当时,他虽然已经是华东师大数学系的副教授和教研室主任,但出于对文学的兴趣、对前辈译者的心仪和翻译的热爱,周克希在知天命的年龄想到了改行。触动他的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同事的一句话:“人生要留下些痕迹。”周克希决定改变下半生的人生轨迹。 1992年,周克希离开华东师范大学,进入上海译文出版社,从事外国文学的编辑与翻译,开始了第二次人生。对周克希而言,翻译的甘苦,往往就在寻寻觅觅中。有一段时间,他的床边总放着纸和笔,半夜醒来突然想到一个合适的词或句子,马上摸黑写下来,第二天清晨看着歪歪斜斜的字,心里充满欢喜。 在周克希的翻译人生中,最浓墨重彩的要数他翻译普鲁斯特的文字了。80年代末,译林出版社出版了《追忆似水年华》,由15名译者合作完成,周克希是其中一位。后来,周克希认为,由一位译者译完整部著作才是理想的状态,他决定用十年的时间重译,书名改为《追寻逝去的时光》。 然而,要翻译普鲁斯特谈何容易。有人做过统计,这部巨作有三分之二的句子超过5行,有四分之一的句子超过10行,最长的句子有394个法文词,2417个字母。书中的文体错综复杂,叙事模式故意倒错,行文充满旁征博引,这些都使翻译普鲁斯特之难成为学界公论。 在翻译《追寻逝去的时光》期间,即使周克希全职翻译,平均每天也只能译出约400字。十年过去,周克希在译出第一卷《在斯万家那边》、第二卷《在少女们身旁》和第五卷《女囚》(共计110万字)之后,周克希的精力和体力都难以支撑,无奈,他决定放弃翻译普鲁斯特。曾经,他发愿以一人之力,通译普鲁斯特,他的发愿和努力是真诚的,后来的放弃,也是真诚的。 周克希是幸运的,他穷极半生,找到了毕生所爱。他在数字和字符间切换自如,终于在字句间找到挚爱,也在取舍中获得了爱与自由。他的一生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