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的共同成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句名言,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双减”政策实施后,针对有的家长对未成年子女期望值过高、施加学习负担过重,有的家长对未成年子女沉迷网络等行为疏于管教等问题,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有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强化了国家和社会对家庭教育的支持,在全社会掀起家庭教育热,各种类型各种明目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应运而生。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推进,几千年来的教育理念该做出怎样的改变,家庭教育该如何实施,成为摆在社会、学校、家长面前的新课题。
作为一名教育行政管理者,笔者通过对自己女儿的教育经历,从家长的角度对自己的家庭教育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判,从而做出自我调整,进行自我探索和实践,使原有的家庭教育模式有所改变,家庭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案例,旨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广大家长的思考,提供家庭教育借鉴,让家长们避开家庭教育的雷区,推动教庭教育良性发展。
案例背景
吉林省发生疫情,学校放假,开启“停课不停学”的居家上网课模式。在这模式下,学校教育转为线上,而线下的家庭教育成了主战场——既是家长配合学校监督学生开展好网络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战场,也是家长和孩子爱与恨交叉、情商与智商角逐的战场!
该案例的家庭环境是一个五口之家。女主琪琪,是一名13岁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共同生活人有70多岁姥姥姥爷,50出头的爸爸妈妈。
琪琪个活泼开朗、心地善良、富有爱心、乐于助人的乖乖女。老师和家长对她的评价是情商高于智商,学习成绩属于中上等,为人处事和情绪控制能力明显高于同龄孩子。
琪琪的姥姥姥爷和多数家庭的老人一样,对外孙女关爱有加,不允许别人说外孙女一个不字。
琪琪的妈妈经商,平时忙于商海,对孩子陪伴少,见到孩子总是挑毛拣刺少有好脸色,孩子在妈妈面前经常噤若寒蝉,大气不敢出。
男主琪琪的爸爸五十出头,是一名刚转入教育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既无学校教育的经历,对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毫无经验可言。而且受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影响,在内心深处奉行的是棍棒式的家庭教育。
这种家庭结构、生活习惯和落后的家庭教育理念,导致家庭内部常常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爆发冲突,尤其是当一个“青春期”的孩子被四个“更年期”家长包围的时候,当过分溺爱和暴力管教正面相撞的时候,很小的一个冲突就会升级为世界大战。疫情期间,这种冲突尤为显化,战争经常爆发。
冲突回放
上网课的第一天。琪琪爸爸收到老师的微信,提醒他关注孩子在家上课学习情况。老师发过来的学生上课情况统计截图显示,琪琪当天语文课和生物课的上课时长均不到课时的一半。
琪琪爸爸当时就气了个倒仰,“这个熊孩子,让老师找上门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和老师沟通的截图好不容易到了下班时间。琪琪爸爸飞也似的赶回家,直冲进琪琪的房间。姥姥姥爷看到琪琪爸从进入家门就铁青着脸,躲在外孙的门后干着急却不敢进屋。
“为啥上课时间不够,没上课干啥了?”
“早晨睡过头了。”
“昨晚干啥了?!是不是看快手了?”
“没有,早晨醒了,又睡了一觉,睡过头了。”
“下午那科怎么也只上了一半?干啥了?也睡过头?!”
“我姥姥和我姑姥姥吵架了,我劝他们了。”
“她们吵架和你啥关系,你不好好听课掺和啥!”
“你咋地了?咋这么暴躁呢?!”琪琪看爸爸气不可遏,忍不住问了一句。
这下子琪琪爸爆发了,“我就问你不上课干啥了,你顶啥嘴!?”
“我咋顶嘴了!”琪琪满不在乎又有些委屈地说。
琪琪爸终于忍不住,抬起巴掌向孩子胳膊扇下去,白皙的臂膀立即出现一道红色的巴掌印。
“你干啥啊!”琪琪并不示弱。
“啪…”又是一下。“第一天上网课你就不好好听课,非得让我请假在家看着你吗?啊?用不用我请假看着你啊!”
“不用。”琪琪一边摸着被打得红肿胳膊,一边嘟囔一句算是服了软。
“赶快写作业!”琪琪爸丢下这句话摔门出了房间。
门外的老两口听到屋里雷霆般的震怒结束,怕殃及池鱼,刚要躲开。琪琪爸已经开口:“早晨不是让你们招呼她起床了吗?怎么又惯着她!”
“招呼了啊,也答应了,谁知道又睡着了,谁知道有课啊!”
琪琪爸走了。两位老人马上去找琪琪妈诉苦:“一天也不管孩子,回来就给一顿揍,还埋怨我们没叫孩子!”
琪琪妈马上打电话:“能管你自己管,别把气往老人身上撒!”
第一回合告一段落。
好在琪琪是个高情商的孩子,趁着叫爸爸吃晚饭的机会来缓和紧张的关系:“爸爸,回来吃饭啊。刚才你真打疼我了,不过是我的不对,爸爸别生气了,明天我一定好好听课,第一天不太适应呢”。
其实琪琪爸打完孩子也心疼,既然孩子没有怪他和他较劲,他马上就坡下驴:“爸爸上班呢,没时间看着你,老闺儿要管理好自己,别让爸爸跟你着急”。
“嗯嗯,我和我姥姥姥爷说了,不怪爸爸打我,是我不对,该打!我姥姥又抹眼泪了,真是的,也不怪你啊!”
琪琪爸心里一暖,多懂事儿的孩子啊!倒是自己,怎么又没控制住呢,又打了孩子。
和老闺儿聊天截图自我反省和成长
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愤怒情绪,对小女儿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以及孩子沟通处理事情的能力,琪琪爸既愧疚又欣慰。愧疚的是自己作为监护人没有给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反而成了负面情绪的奴隶;欣慰的是小女儿虽然身体上受了伤痛,但内心十分强大,不但没有被爸爸的负面情绪伤害到心灵,反而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自我疗愈,并不露声色地完成对爸爸负面情绪的疏导,对爸爸进行了一次无声的家庭教育。
通过这次家庭教育中的冲突及冲突的解决,琪琪爸爸认识到:一个控制不了自己情绪的爸爸,怎么能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呢?怎么能给孩子成功的家庭教育呢?又怎么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育管理者,给教师和家长以正确的指导呢!
琪琪爸爸下定决心从自我完善入手。他报名人社部儿童情商指导顾问培训课程,从头学习情商方面的知识。每天,他都和小女儿交流情商课程学到的知识,从情商的概念,到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激励自己的能力、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融洽人际关系的能力等五种情商能力,从情绪的种类,到管理情绪的方法,从儿童四种关键情商力的培养,到提升儿童情商的方式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琪琪爸爸发现很多自己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情商知识,在琪琪身上好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
“怎么能不如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呢!可不能让孩子给看扁了!自己啥也不懂,怎么能教育孩子呢!”他心里这样想着,学习也更加努力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月,琪琪有一天突然问他:“爸爸,你好像好久没有发脾气了啊!”
“是吗?”
“是的呢,对我妈妈也好了呢,看到你们每天打羽毛球、踢毽子,还一起聊天呢!”
“观察得挺细啊!”
“那当然!没看我是谁!啊…不对,没看我爸是谁!”琪琪伸了伸舌头。
琪琪看到了爸爸的成长,琪琪爸自己也感受到了。
通过学习,他掌握了情绪管理的黄金法则: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他觉察到内心升起负面情绪的时候,先采用呼吸法或者数数法稳定情绪,再静下心来分析原因,找到解决情绪的共赢方案。他坚持愤怒管理的原则:谁生气,谁改变。因为自己的改变,外在的一切都改变了,整个家庭的氛围都改变了。
一个人的成长,带来了整个家庭的变化。这场家庭冲突带来的家庭教育的改变,与其说是家长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孩子教育了家长。
家庭教育模式的彻底转变
家长自我成长以后,才能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带来榜样的作用,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才真正形成,家庭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加突显。
琪琪爸爸在一个多月探索和实践中实现自我转变以后,在家庭中真正挺直了腰杆,再也不要用吼叫来树立权威,而是用智慧来影响家人。在接下来的家庭教育中,他注重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每天和家人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陪琪琪和琪琪妈打羽毛球、板羽球、踢毽子,通过亲子体育活动,不仅家人的身体得到了锻炼,亲人间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二是劝说家人放下手机共享天伦之乐。请琪琪妈妈和琪琪姥姥姥爷放下手机,在孩子居家学习的空闲时间爸爸陪琪琪一起阅读,一起朗诵诗歌,琪琪姥姥教孩子整理衣物、打扫卫生,琪琪妈妈教孩子炒菜做饭,琪琪姥爷做好家里的后勤保障,为家人买来新鲜的果蔬。
三是陪孩子到户外接受大自然的教育。一家人到户外挖野菜,教孩子辩识婆婆丁、荠荠菜,领孩子欣赏刚刚绽放的桃花儿、杏花儿、海棠花儿、李子花儿。回家后和孩子一起包荠荠菜饺子,既体验劳动的不易,也享受收获的快乐。
四是对孩子用言传身教实行感恩教育。疫情期间,琪琪爸在抗疫一线不能回家,琪琪妈做志愿者给核酸检测人员做盒饭,琪琪居家学习,劝说姥姥姥爷尽量少出门,全家人以不同的方式共同抗疫。受爸爸妈妈的影响,琪琪拿出压岁钱委托妈妈捐给抗疫一线的志愿者,表达了对“大白”们的感恩之心。
案例感悟
通过这个案例,有一点感悟,那就是:家庭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以心灵点燃心灵,以品格传递品格,以行动带动行动!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长的成长,才能带动孩子的真正成长。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每个家长最重要的事业!
为了孩子,不忘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