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对话一样
这些天没那么忙,每天都能准时上下班了。有时候我早早回到家,老婆都感叹我回来真早,真准时。
人还是充实点好。
感觉还是喜欢有才华的人。
下午下班,刚出单位,原来单位的同事打电话过来,问我下班了没有?
我说:刚下班。准备回家。
同事说:我现在在民政局交材料。和海一起,等下找个地方吃过饭吧。
我说:好的。
同事说:你知道那个地方有比较好吃的。
我说:我也不太知道,要不我们去吃鱼吧。
同事说:有没有地方停车的,我想找有地方停车的饭店。介不介意去大排档。
我说:我对这些没讲究,可以去的,没事的。
同事说:XX大排档你知道在哪里吧?
我说:我不知道在哪里,我对县城熟悉,但对县城明确到店的地方不是熟悉。毕竟我不经常外出吃饭。
同事说:可以导航的。
我说:好的,我就过去。
说完了就直接用高德地图搜索XX大排档,然后骑着自行车导航过去。刚好碰到一个同事小夫,我便小夫说:你吃饭了没有,跟我一起去吃饭。真的。
小夫说:不用了,我就去那边办事,你载我一程吧。
我说:一起去吃饭吧,都是年轻人,真的。
小夫说:真不用了,下次先。
说完小夫就坐上我的车,载着小夫,小夫名字虽然有一个小字,但人长得很大块,也很年轻,应该是90后的。2018年才考上公务员的。在车上,我问小夫:你老家是那个乡镇的?
小夫说:我说隔壁县的。
我说:好吧。想不到你是隔壁县的也会说本地话。
小夫说:说得不太好。
我说:说得算可以了。
到了地点,小夫下车了。
我继续按照自己的导航去XX大排档。
我到XX大排档的时候,原单位的两个同事已经在那里等待了。
我开车过去和他们打招呼,看看了大排档里面的菜,都是卤菜或油炸的荤菜。老板正招呼我们点菜,我看看大排档屋里面挺多人正点着三两盘卤菜正在那里吃饭。
原来单位的同事突然不想在这里吃饭了,我说都可以。原单位同事说:去喝粥吧。
我说:没关系。
路上同事说:都是卤菜和油炸的肉菜,这些肉可能都不够新鲜的,油炸和卤味都掩盖了变质的味道,吃了对身体不好。
我说:认可。
我们开车来到一个粥店那里,听说这家粥店开了十多年,有口碑了,对于吃的东西我都是不怎么讲究,虽然天天在县城,却很少在外面吃饭,一是我朋友少。二是我太宅了,喜欢宅在家陪孩子。
坐下来了,三个人一起,都是聊聊工作,都是很忙。感觉他们两个伙子都是很年轻,都是90后。前途无量。作为已婚人,我竟劝他们找女朋友。
吃完饭,我把单买了,感觉反正也不值多少钱。而且难同事叫我一起吃饭。
是不是结了婚的人都喜欢劝人找女朋友或快点结婚。不过也不劝人结婚的。我科室的一个女同事就不劝人结婚的,还经常说结婚后的总总不是,还说会让自己人生失去了自由。
我也不懂了,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每个人对婚姻见解都不同。对于婚姻,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将潜意识意识化直的非常重要,因为无形的枷锁最能囚禁人。而将潜意识意识化的唯一途径,就是愿意长久地、诚实地向内注视。
有时候我想,不是任何人的意见你都要听,就好比狮子是不会听羊的意见的。所以只参考比你强,段位比你高的人的意见。其他人的没有可取性的建议,可以选择自动忽视屏蔽。
这就是工薪阶层为什么会创业一定会失败的原因。除了创业天赋的这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咨询的意见,全是来自身边同事。
小县城不大,对于体制内自己感到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还是多写写文章吧,多学习,多提升自己。每天都写写,如果以后能当个寒酸的小作家也好啊。总比什么事都不干。坚持每天都写写,就像每天和自己对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