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篇婚姻情感通识课《人生感悟ABC》

人间虽辛苦,但依然值得——《婚姻情感通识课039》

2019-07-05  本文已影响1人  创见人生

其实我们都有可能体会过绝望的感觉。那是一种整个人都往下沉沦,而周围连个拉自己一把的人都没有。阿拉伯世界有个谚语形容的特别好,一匹快要倒下的骆驼,吸引来的是无数把

不过,在寒冷的冬夜里,我还是要和你讲一个温暖的故事,当然,任何一个温暖的故事开头都是沉沉的无望。

绝望的处境

有这样两个似乎存在于平行宇宙里的高中,其中一个去年30多人被伯克利等国外名校录取,70多人考进清华北大,一本率超九成,号称“中国最前列的高中”。而另一个高中,是全国最贫困地区的248所高中的集合,师生是周边城市挑剩下的,一所学校考上一本的仅个位数,也不足为奇。

假定你是一个有志于从事于教育的有为青年,倘若让你来当后者学校的校长,你该怎么解决这样的教育困境?

你知道,这显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虽然你特别想大干一场,但是当你看到两所学校的差距时,你显然还是倒吸一口凉气。【我们把平行宇宙里好的高中称为A高中,差的高中集合称为B高中】:

1、A高中的孩子大都来自城市优渥的中产阶级家庭,家长重视教育,甚至帮孩子们争取和“诺奖”获得者对话的机会。孩子也很争气,不仅学习好,还有丰富的课余生活,对未来有自己的憧憬和规划。更重要的是,教师也是全国最优秀的教师。

2、B高中的孩子,都是些被挑剩下的孩子。也就是那些最贫困最底层且成绩最差的那样一群孩子,站在孩子身后的是,对孩子学习不抱任何希望的家长,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在学校闹事,平安活着就好。对了,教师也是属于打酱油的那种。

是的,你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场景。整个学校系统里的每一个人就学习这一块来说,可以用“丧”来形容。老师老师打酱油,学生学生无所谓,家长觉得只要孩子能安分在学校待着不惹事就好。

你看着这样一个学校,这样一群人,你觉得他们组合在一起还是学校吗?不,你感觉整个学校系统从根子里面都溃烂了。学生差,老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即使个别学生想上进,也会被周围的环境同化,况且想要有所发展的老师,早就跑了。再加上家长天然地觉得,“我家孩子就不是学习的料”。这几个因素相互一作用,行成的是一个强有力的负反馈回路。

这样的一个系统,任何一个想要有所作为,想要有所改变的人身处其中都会感到一种沉沉的绝望,虽然个别人想扼住命运的咽喉冲出来,无奈周围的环境就像漩涡一样,又把它给卷了进来。

好的系统各有各的面貌,但是糟糕的系统大体一致,那就是身处其中的人得过且过充满了无望甚至放弃挣扎。这让我想起某一类的中国家庭:一个极度焦虑的妻子,一个不着家的男人,一个不省心的孩子,还有两边不懂事的老人。

虽然绝望,但问题还得要解决不是吗?

处理系统问题依次有三种方式,直接命令,间接刺激和寻求共识。

直接命令老师?学生?家长?似乎都没多大的意义。按照家长、老师和学生的观念,本就不是个学习的料。

间接刺激,意味着需要松开其中的反馈回路。可是你发现,家长、学生、老师环环相扣,刺激哪一个都没有多大意义。当然,你可以把优秀老师和有学习意愿的学生组合起来搞一个重点班,给他们更多的资源和奖励,确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作用,可是你是校长,你这么做就意味着,你彻底放弃了其它更多的学生。这样似乎太残忍。

寻求共识,这意味着提前要去做很多思想工作,给老师做,给家长做,对了家长大多外出打工,没时间。还要给学生做……但是具体怎么做,需要多久等等,你心里都没底。你甚至对这个都不抱任何希望了。

当你把所有的方法都想了一遍,但是却没有一个值得去尝试的时候,那种绝望才是真的可以完完全全地吞没一个人。

意外

在讲系统思维的时候,有一件事我一直没有告诉你,那就是系统其实一直在变化,这包括系统的组成部分的变化,也包括系统所处环境的变化。因为有变化,所以系统总会遇到意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可能性

以家庭系统来说,妻子意外怀孕就是个意外,丈夫出轨也是一个意外,家中吐遭变故或者中了大奖等等等等都是属于意外。显然,意外有好有坏。

我们回到教育系统,它本身也会面临着诸多意外。

今天我给你讲的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在我们国家的。我会把具体文章链接放在文章末尾,建议你一定要看一看,哪怕不看我的也要看一看那一篇文章。因为篇幅原因,我直接告诉你意外是什么,以及从系统的角度去分析这个意外怎么彻底改变了一个系统。

意外的发生源于一根网线,一块大屏幕。即将A学校的上课场景全程直播给B学校的学生。A、B两所学校在不同地点,但是却一同上课、作业、考试。

结果是什么呢,十六年来,B学校出了省状元,共有88人考上了清华北大,本科升学率涨了几倍甚至十几倍。

知道变化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得要清楚变化发生背后的机制。

显然,首先在高一阶段,B学校学生的整个精神世界都得要崩溃。你想想,你和完全生活在不同世界的同岁人有差距,这很正常。可是把这个差距直接撕裂开来,让你赤裸裸地去体验,这是什么感觉?人是要脸要自尊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

按照学校老师的说法,B学校的孩子们在高一阶段,小考小哭,大考大哭。

在这种情况下,B高中老师的意义就凸显出来了。虽然老师也受刺激,但在孩子面前还是起到非常好的作用。他们帮着学生重建心态,“灌鸡汤”,给安慰。一般来说,高一阶段,B高中的孩子学得非常吃力,但是经过一年的受虐,在高二高三慢慢就能适应过来。慢慢地,这些孩子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差,网线那头的同龄人也不过如此。

是的,高考考得核心就是解题思路和技巧,只要训练得当,底子差点就差点,三年的时间,足以把B高中的学生给训练出来。

我们说,要想改变一个系统,关键在于抓住其中的反馈。B学校的系统几乎可以用坏透了来形容,前面已经描述了,在这里面无论你做什么似乎都是白搭。而一根网线的意义在于,它在某种程度上彻底改变了系统里的组分:老师和学生(老师的工作已经由上课变成了辅导,而学生因为自尊受挫,变得极为敏感),于此同时,还换了土壤——A高中的上课环境。三者结合起来,其实整个学校的共识也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而这一切,只是源于一根网线,一次意外。就像我推荐的那篇文章里说的,这种意外的感觉,就像往井里打了光,丢下绳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会拼命往上爬。

是的,因为看到了光,谁还愿意忍受黑暗?尤其抬头还能可抓到一根绳子的时候。

我之所以用系统思维帮你重新解读一遍是想告诉你,任何一个系统,包括学校、人生和家庭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只要你不放弃,总是会有意外发生。倘若没有,你就主动制造意外。只要有意外,那么一切都是未知之数。眼前解决不了的,皆可交付未来。

像这样一个几乎令人绝望的学校都能改变,何况我们的人生以及家庭?

这不是鸡汤,而是关乎意外,关于尊严的守候与搏击。人间虽辛苦,但仍然值得,或许只是向前一步。

冥想时刻:

文章链接如下:

http://m.cyol.com/yuanchuang/2018-12/12/content_17849270.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这是今年在寒冬中看过最温暖的文章。

谁能想象一根网线把一个复杂系统的反馈回路给彻底冲破?虽然这个过程很痛苦,但可塑性和希望都在,重建也在悄然发生。

人间虽辛苦,但仍然值得,或许只是向前一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